听着孙女的询问,宁太师一愣,眼神灼灼的看着她,没想到他乖孙女对朝事竟然有如此洞察力。
可惜啊,女子不能入朝为官,如此才华,只能埋没在后院。
要不然,就凭他乖孙的能力,必定能成为朝廷栋梁。
“乖孙只管放手去做,出事祖父给你兜着。”宁太师捋着胡子,全身上下透着股宠溺,眼睛慈爱的能溢出水来。
要是被人朝堂那些老油条看见,定然能跌破眼镜。
“这话没错,这些年,咱们宁家还没吃过这哑巴亏,想把咱当傻子使唤,也得看看他们够不够格。”宁老夫人轻哼一声,拍了拍孙女的手,“人手够不,祖母手上有人,直接拨给你?”
“祖母,不用,我的人手够用。再说,也不用我亲自上场。”
和慧郡主走出院子,回到自己的倾颜阁,歪在美人榻上,一手支着太阳穴,眼神清冷,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夏莲,找几个可靠的人去金秋茶肆……”
作为郡主的贴身婢女,听到吩咐,大眼睛里都是兴奋,
“郡主放心,奴婢现在就去。”
第二天,新的流言又开始覆盖了,这次不再是大街小巷,而是覆盖茶肆酒楼,尤其是金秋茶肆。
金秋茶肆招来的全是京都学子,世家郎君。
在这里,可以高谈阔论某某某的风流艳事,也可以批判朝政,亦可以根据某件事提出自己的见解,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给自己惹麻烦。
就因为如此,很多人好奇金秋茶肆的幕后东家,纷纷派人调查,可惜最后却一无所获,依旧是个谜。
但也就因为这一点,也让众学子更加信服,一个掩藏如此神秘的东家,背后必然有旁人触摸不到势力。
“听说了吗?老丞相要荣休了。”
“这位仁兄,穆丞相年迈,马上就到荣休之年,这根本不是秘密。”
“这我自然知道,人到七十古来稀,老丞相已经六十有八了,早就耳聋眼花,上朝都费劲。按说早就该退位让贤了,但他老人家却一直坚持,你们可知其中关窍?”
“咳~,人在高位久了,想法跟咱们自然不一样……但私下里也听到不少传言,都说老丞相贪恋权势,舍不得放手呢。”
“我也听说了,老丞相把持朝政多年,按说早就该荣休享儿孙之乐了。倒不是他不愿意让贤,而是想举荐自己的门生接替他。”
“有这想法很正常,老丞相本就有举荐之权,给官家推荐有才之士,也是为国尽忠。举不避亲,只要是国家栋梁,倒也无可非厚。”
“话是这么说,但穆氏一族一直把持着丞相一职,总归不妥。官家向来唯才是用,只有圣上才有权决定丞相人选。不管老丞相如何举荐,官家不认可,也是白搭。”
“所以啊,官家不喜欢老丞相举荐的人才,他才不能退啊,一旦离开那个位置,丞相之位就保不住了。”
“……”
茶肆内,众学子低声交谈,相互争论。
好在宋国言论自由,只要不恶意贬低辱骂,便可畅所欲言。
尤其是聚集在金秋茶肆,更是畅所欲言,无所忌讳。
“下次的文坛社论咱们不妨辩论一下举不避亲的话题,到时候邀请众位饱学之士前来坐镇,若是哪位仁兄想要打擂台,回去就可以准备了。”
“举不避亲?好话题,到时我一定如约而至。”
听着这个提议,众人眼睛灼灼。
能跟众学子齐聚一堂,分析朝堂局势,争论朝堂大事,是所有学子最喜欢的节目。
每当这个时候,官家总会派御史偷偷的混进来,记录学子们争论的话题,聆听学子心声。若是遇见大才之人,也能破格任用。
也就是这个原因,金秋茶肆几乎成了学子们专用的茶社了。
此番言论一出,众人哗然,穆家在朝堂上都占据了什么职位,都被学子们扒了出来,一一拎出来分析。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两个御史坐在一起,支棱着耳朵听着学子们的言论,时不时地对视一眼,眼睛幽亮幽亮的。
第二天大朝会,弹劾折子被内侍送到了官家手上,足足五本。
弹劾奏折一致认为,老丞相年迈,已经不能为朝廷排忧解难,应该退位让贤,而不是一直霸着丞相之位不让,让真正的有才之士无法得到重用,让朝廷损失贤才。
站在左侧首位的穆丞相心里震怒,但神色却露出一抹惶恐,颤颤巍巍的出列,
“微臣惶恐,请圣上降罪。臣确实年迈,但还没到眼花耳聋的地步,任由人胡乱编造谎言混肴视听,还请圣上裁断。”
“爱卿不用动气,都是一些年轻学子的言论而已,不足采信。穆爱卿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朕心明了。”
成宣帝看着几乎站不稳的穆丞相,摆了摆手,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