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怎么能睡得着觉呢?  超神级学霸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种材料,已经有

九种材料已经达到了预设的标准,其中五种材料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预设的标准。

显然智能材料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激发了材料工作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甚至许多材料已经开始探索在无人机、大飞机、以及各类在建船舶上的应用。

这也可以理解,反正不需要人力不停的呆在实验室里重复试验,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超算完成,有了详尽到让人发指的实验过程指导,最后验证过程更是让人充满了动力。

以上种种造成的后果大概是现在全国上下算力告急,算力租赁价格直线上涨。华夏服务器生产商的股价开始飙升,市场对于芯片的需求陷入混乱,各种加速计算卡的价格直线飙升。

除了材料方面的进步之外,在豆豆的帮助下,深海集群的具体架构跟设计也初具雏形。

具体来说就是未来这个深海集群科研勘探系统,将由两款无人机型组成,“承载者”跟“探索者”。

承载者可以理解为深海集群的母体,体型较大,全部展开后的状态,面积达到100平左右。每个承载者都是一个集群控制的节点,或者说中枢。

母体的功能很强大,不但有一套完整的声呐系统,还有包括水下摄像机、水下声学传感器、水下磁力探测仪、水下定位系统、超大容量电池以及卫星信号收发装置等等……

同时,每架承载者还有一百个仓口,可以在应急状态下同时为一百个探索者供电,并对出了故障的探索者进行回收。

每个承载者可以控制300单元的探索者。

探索者的构造跟功能就要简单许多,主要搭载了一些水下探测设备,机械臂。为了水下科研勘探同时还有自爆功能。

简单来说,未来的深海集群科研勘探指挥平台直接通过卫星跟承载者通信,来发出任务指令。拥有一定智能的承载者再通过控制生产成本极低的探索者来完成任务。

同时也因为承载者具备一定智能,所以多个承载者可以进行多任务协同。因为可以进行卫星通讯,所以理论上协同执行任务的承载者数量几乎是无上限的。取决于投放了多少承载者进入海洋。

因为需要长时间在海底运行,所以各种充能、储能跟节能的方法都加了进去。比如构成承载者跟探索者的内部材料可以利用温差进行充能。

承载者的外表层材料甚至还支持太阳能充电。这样就可以在天气晴好的状态,展开浮到海面之上,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

沉默模式下,一个承载者控制的三百单元小队并不需要消耗什么电量。

需要远距离执行任务的的时候,承载者还能自动适应海洋下方的洋流,规划最省电的行程。

最重要的还是其优秀的抗压能力。

比钛合金更为坚固的框架材料跟结构设计,极限状态下能直接潜入海下3000米的深海区域。

理想状况下设计承载者使用寿命是十五年。

而且核算下来造价还很低廉,如果不计算研发成本跟设备投入的话,预计未来一艘承载者的造价大概在300到500万人民币左右,探索者就更便宜了,单艘的成本甚至能控制在十万以下。

如果乔泽的计划真要实施,相对于未来的需求量,那么研发成本跟前期设备投入的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海洋太大了。

要把整个海底地貌都勘探完全,需要的海底无人集群数目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规模化量产带来的效益足以覆盖成本。至于钱从哪来……

嗯,材料学的革新恰好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不止是国内的需求,更重要还是国外的需求。

就比如苏立行今天要的那款自动修复漆,未来开始大面积使用的话,想来国外许多车企也是需要的,应该能卖的不错。

即便这种车漆生产出来之后不对外销售,也能让华夏的国产品牌在市场上竞争力大增。

同理,高标准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不止是华夏可以使用。国外的震区也不少,尤其是在火山口的国家,能让抗震标准向上提高一大截的材料多少也是有些吸引力的吧?

当然类似的材料还有很多,理论上都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也能变得更可怕。

而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从新材料上突然发力这很合理,也符合很多人的预测。可以预见的是有了新材料加持造成的连锁反应,会让全球市场都产生一些奇妙的变化。

对于身处工业革命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感觉无非就是工作机会似乎变多了,更稳定了。甚至因为到处都在招工抢人,产生了所谓的用工荒,老板也难得变得大方了些,愿意给大家提提薪了,甚至可能还会主动给加班工资了。

只要豆豆这种明显破坏职场生态的生产力型产品不介入其中,这都是可以预见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其实人工智能有限介入这一过程问题也不大。

以华夏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