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后《苏州旬报》发出相关报导,报道中详细叙述了河南安阳甲骨发掘的价值和甲骨社入不敷出、大量珍贵甲骨,无法保存的情况。
报纸上表示虽然王文龙和江南的许多师生都捐钱支持甲骨发掘,但是这些钱也撑不了多久,主要原因是朝廷不给予支持,所有发掘的人力物力都需要私人调动,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简直是一个无底洞,甚至参与挖掘的文人还可能因为干犯相关率条而受到指责。
《苏州旬报》的相关报道,用了整整三个版面,介绍了河南安阳甲骨发掘工作的始末,甚至是一些甲骨社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将甲骨文这一重大发现直观地呈现在了江南读者面前。
王文龙用自己的真名下场写社论,立场鲜明的表示:“前人所研究之金石学只不过是对二三出土器物做研究,可以以为是兴趣使然,然而甲骨的数量已然接近万片,文字上十万,且都是源自同一时期,并可以几乎确定为商人王室器物,以上古之时书写文字难度,安阳所聚集之甲骨数量,说是商代官修典籍也未尝不可。此等史料该由朝廷重视且保护!且甲骨脆弱难以保存,任何拓片、搬运行为都需仔细。为保上古文卷不失,应考虑甲骨社社员意见,是否就于安阳本地修缮房屋储存研究,或仔细斟酌运送之法?若依旧如过去官方修史之法,将甲骨全部运送京城整理,路上难免会有损失……”
安阳甲骨的发现是这几年整个大明文人士大夫间都在流传的一件重大消息,只不过这件事的流传范围一直限定于属能够接触到金石学的水平较高的士人阶级,普通百姓许多还根本不知道什么甲骨文。
而《苏州旬报》的这一系列报道,却是第一次将甲骨文介绍给整个江南的百姓,迅速便引起轰动。
不光是识字的群体,就是普通百姓也通过大量的活报摊听说了甲骨文的相关新闻,首次知道在河南安阳挖出了先商时期的古文献,而且知道这些文献的时代太早,当时连纸张都没有出现,所以只能刻在甲骨上,上面的许多内容都还无法辨识,但是因为文人们财力不足,加上官府也对之不闻不问,这些发掘出来的甲骨正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听到这样的消息,众人瞬间就紧张起来。
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士绅官员,甚至不识字的小农小商人,全都反应热烈,希望朝廷赶快保护这些甲骨。
中华文化自古就尊重文教,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就连不识字的叫花子都知道写了字的纸张不能用来擦污秽之物,那叫侮辱圣贤。
而现在有十几万个古人记载下来的古字放在安阳,却只有一些文人勉力保护,这情况显然是连最底层的百姓都不能接受的。
而这报道从江南文人荟萃之地发出之后很快便向南北传播,在南方湖广以及北方的关中、京师、山东、河南、河北都引起文人的强烈反应。
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几乎一边倒的在骂方大美对地方上管理不善:甲骨这么宝贝的东西出世早应该向上汇报,百姓破坏甲骨,也不应该不闻不问,情况恶劣成这样,他这河南巡抚是干什么吃的?
接着对舆情反应最迅速的东林党人也随之而上,一大批东林官员上疏希望保护甲骨,顺便将攻击矛头指向浙党官员。
东林官员以为叶向高之前早就上疏皇帝请求保护安阳甲骨,当时便是浙党的沈一贯为首表示现在正是用人紧张之际,实在没有人力去做保护甲骨这种事情,以至于将保护甲骨的条陈给按下,现在若是文物有所损失,除了怪罪方大美以外,也应该算在沈一贯的头上。
沈一贯也不敢和汹汹议论对抗,他先自辩表示真的是因为朝廷缺官才难以面面俱到,接着又联合浙党大臣上疏要求补齐官员名额。
就是万历皇帝也不得不有所反应,一方面斥责方大美,另一方面明确让内阁派人去了解情况。
河南开封府,方大美的官邸之中。
方大美皱着眉头对身边的方大镇道:“同野,千算万算,想不到这矛头还是向我来了,叫我去管安阳府的甲骨发掘,我一身挑两职,想出开封府都难,管得过来么?”
一旁的方大铉道:“此乃无妄之灾也。”
方大镇、方大铉和方大美都是安庆人,是同辈的远房兄弟,方大镇比方大美晚两年中进士,至于方大铉则是方大镇的亲弟弟,如今只是举人。
方大镇闻言说道:“我看这都是那江南的东林党有意整人,就以那王文龙为首,专一的挑唆是非。此番我回安庆,定要为你去找那王文龙理论理论。”
方大镇比方大美年纪小一些,却更是嫉恶如仇,当年万历十七年方大镇中进士之后放了大名府推官,他一到任上就开始平反冤案,一任官做完救了一百多人的性命,也因此得罪大量权贵,当地有钱有势的人家巴不得他走,于是方大镇迅升到御史。
可惜方大镇得罪人太多被升到御史的位置上也坐不久,处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