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了下风,但是当他们全面收缩之后,反而更能发挥出范博梅尔和维埃拉的正面拦截能力。
里杰卡尔德尽管心里对张公子擅作主张有些不满,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用莫塔换下了伊涅斯塔。
现在巴塞罗那也是三后腰的阵容了,而且这三个后腰还都是牛高马大的壮汉,曼城的进攻一时间也像撞到了铜墙铁壁,再难以轻易的穿透了。
这种绞肉战一直持续到下半场的伤停补时,但实际上曼城在碰壁后就果断收回去了。
他们也怕攻得太猛被张得胜和舍甫琴科抓到机会,所以见到对面的死守不好攻破,那自然是小心稳妥,避免暴死!
“嘟!”
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这场欧冠决赛不出意外的进入了加时赛。
里杰卡尔德却是心中一乐,因为他在换上莫塔时就料到了八成要踢加时赛了。
所以下半场除了这次换人,他就没有再进行调整,这让他在加时赛上有两次调整的机会。
但是曼城在这场比赛的常规时间已经用掉了两次换人名额,这就让他们少了许多临场应变的余地。
拉涅利倒是没什么人可换了,他先前已经用赖特换下了孙继海。
这是想要加强中路防守的同时,利用两个攻击型边后卫去从边路做文章。
这不能说是错误的决定,巴塞罗那的中路防守此时太硬了,他就算换上罗西基加强进攻也多半是攻不进去。
但罗西基真的攻不进去吗?
这个还真未必,德科这个赛季的组织调度和传控都更近一步,但他的纵向突破实际上有一丢丢的下滑。
罗西基尽管被德科压在替补席,但他的突破能力此时却要强于德科。
这时用体力充沛的罗西基去换下体力已经下滑的德科,也许是个好选择,搞不好就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但是这个人却换不得,除非拉涅利已经打定主意要扶正罗西基了,否则成与败就是要看德科这位球队领袖。
然而,里杰卡尔德却在斟酌之后,大胆的做出了一次很合理的决策。
他用梅西换下了范博梅尔,让他去踢伊涅斯塔的位置。
这个换人怎么说呢,张公子心里挺恶心的。
但是加时赛开场之后,梅西所带来的能量确实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
这个没办法,19岁的梅西,爆发力在不知不觉也已经升到了93,这时配合他已经高达96的“步频”,双94的“控球”和“盘带”,以及95的“身体反应”和94的“神经反应”,实际上单论突破能力已经不逊色伊涅斯塔了,而且上限明显更高。
里杰卡尔德加时赛上换他上去,就是要让他担任真正的奇兵角色,扮演球队的第二爆点。
比赛重新开始后,曼城一开始还并不把蛐蛐梅西放在眼里。
但这个小个子很快就用自己惊人的步频和爆发力,配合天生的球感让已经踢了九十分钟的曼城后卫们,一时间完全跟不上节奏。
“玛德,这下真让他一战成名了!”
张得胜见到加时赛刚踢到第三分钟,梅西就先用自己细腻的脚下盘带技术和出色的瞬间爆发能力,强吃了防守并不差的马卢达,随后直接向中路带球横切,面对德科及时的补防,这个小跳蚤又在被前后包夹的狭小空间里,一个惊人的变线配合着难以捉摸的脚下频率,竟在夹击之中带球突到了禁区里。
这时亏了巅峰卡瓦略在补防时机上已经进入化境,面对带球突入禁区的梅西,这位葡萄牙队长仍旧卡准了时机直接放铲,愣是把还不够火候的梅西连球带人一块铲飞了。
“牛逼!”
张公子必须给这位前后两任的队友竖起大拇指,卡瓦略这一铲真是拯救了曼城啊!
但问题是没把梅西给铲下去,那就是治标不治本。
张得胜现在都有意在把球往梅西脚下送了,因为这小子面对的防守压力并不大,曼城这边根本分不出太多的防守去兼顾。
这就让梅西踢得太舒服了,马卢达防不住,调来麦孔一样是防不住。
这个时间段,双方球员大部分都没什么力气了,哪还跟得上梅西的脚步。
于是整个加时赛的上半场,几乎就是梅西一个人的独角戏。
曼城愣是为此付出了两张黄牌的代价,这让拉涅利在场边急得团团转。
但别说换人名额已经用完了,就算让他现在再换一个人上去,他也想不到换谁上去能防住这个跳蚤一样的家伙。
张公子在加时赛中场的一分钟休息时间也有些感慨,因为他的出现实际上让梅西得到锻炼的机会少了很多。
但这家伙的天赋就摆在那里,除非强行打压让其根本得不到出场机会,或是在训练里直接将其废掉,否则早晚都要一飞冲天!
“玛德,这小子从哪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