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是整个华夏大陆的轮廓,以及深蓝色的海洋。
当重型朱雀火箭升空四分钟之后,两枚助推火箭中的燃料已经所剩无几。随着指令员“助推器分离”指令下达,助推器和芯一级之间的锁紧机构,开始转动解锁,而后两枚助推器和火箭主体分离,进入到了回收流程。火箭主体则继续发力,携带着太空望远镜继续向太空冲刺。继续飞行两分钟之后,芯一级装载的燃料也即将耗尽。指令员适时下达了“一二级分离,二级火箭点火”指令,下一刻,一二级火箭之间的锁紧装置松开,一级火箭和二级火箭逐渐分开,同样进入到了回收环节。二级火箭点火继续未完成的征程,推动着太空望远镜离开大气层,进入到了太空之中。
“抛整流罩”随着火箭越飞越高,逐渐离开了空气密集区域,火箭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原来起到保护载荷作用的整流罩,就成为了累赘,被第一时间抛弃掉。火箭主体舍弃助推火箭、芯一级和整流罩之后,重量去掉了大半,轻装上阵,越飞越快,很快就离开了大气层,进入到了真正的太空之中。到了这里,芯二级火箭第一次关机,火箭进入到了滑行状态。
许久没有发声的阮小双,在此时开口解说道:“如你所见,二级火箭和太空望远镜的组合体,此时已经离开了大气层,进入到了太空之中。此次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预期进入的运行轨道,不是近地轨道,也不是地球同步轨道,而是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那个位置,距离地球有些远,需要飞行的时间非常长,为了节省太空望远镜的燃料和变轨时间,二级火箭会停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组合体滑行到特定位置,才会二次点火,将太空望远镜,送入转移轨道。这或许就是太空版本的,扶上马送一程吧。
或许有朋友会好奇,拉格朗日点是什么,这个小双也不是很清楚,还是让乌博士给咱们解释一下吧。”
乌自强接过话头,给直播间内的一众网友科普道:“好的,所谓的拉格朗日点,又称平动点,是天体力学中的概念,特指限制性三体问题的五个特解。在这些点上,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在拉格朗日点上,作用在航天器上的所有力都是相等的,并且相互抵消。地球和太阳系统的五个拉格朗日点,分别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L1点,地球外侧的L2点,太阳外侧的L3点,以及地球和太阳连线之外的L4,L5点。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就定位在拉格朗日L1点,而此次火箭发射搭载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即将入轨的,是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并围绕该点以半径80万公里的日晕轨道运行。经常使用望远镜拍摄星空的朋友应该知道,保持望远镜的位置稳定不变,相当重要。将太空望远镜放在拉格朗日点附近,就可以消耗最少的燃料,保持其空间位置大体不变。这样可以有效延长太空望远镜的工作年限,对太空观测也非常的友好。”
“那是不是说哈勃望远镜,已经把最好的位置拉格朗日L1点占据了,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L2点做为定位点呢?”
“不是的,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定位在拉格朗日L2点附近,是由它的工作模式决定的,和哈勃望远镜没什么关系。别看拉格朗日点,叫做点,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空域,尤其是地球和太阳都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拉格朗日点,范围也相当之大,容纳几十几百颗卫星,都不成问题。众所周知哈勃望远镜是一台光学望远镜,它定位在拉格朗日L1点完全没有问题。而千里眼望远镜则是一台红外线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宇宙深空的,它的任务是捕捉宇宙诞生之初的星系所发出的光亮。要知道,宇宙自诞生之日起便始终处于膨胀之中,那些诞生于宇宙形成之初的星系可都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凭什么千里眼望远镜就能看到它们呢?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波长会发生变化,这种波长的变化就被我们称之为红移或者蓝移,红移是指波长变长,蓝移是指波长变短。星系的光传播到地球会产生红移现象,而且越是遥远的星系,这种红移现象可能就越明显,所以这些星系所发出的紫外线在到达地球后就因为红移现象而变为了红外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台红外线望远镜来进行观测,而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就是这样一台红外线望远镜。
然而红外线望远镜虽然是观测宇宙深空的利器,但却有着十分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极易受到干扰。红外线是什么?红外线的本质就是温度,而温度的本质就是运动,而宇宙中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不存在绝对零度,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而地球和太阳所发出的红外线就会给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造成极大的干扰。
为了尽可能减小感染,就必须将千里眼望远镜放置到第二拉格朗日点上,因为其余4个拉格朗日点都同时面朝太阳和地球,只有在L2点上,太阳的光线被地球所遮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红外线干扰。”
“既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