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0章 没把我当人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隔三差五就有颁奖礼,所以郝运暂时没有回国,和安小曦在米果玩了一段时间。

还去了一趟海边的曼彻斯特。

郝运以为他再也不会回到这个让他难受的地方,但其实电影拍完之后就没什么感觉了。

就觉得冬天的海边曼彻斯特,如果天气好的话,蓝天白云,还有一望无际的海岸线也挺漂亮的。

接下来是第82届米果国家评论协会奖。

郝运拿到了十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两个奖项。

这种奖项都没什么含金量。

关于奥斯卡前哨站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四大前哨站,也有人能够凑成八大,其实几大都无所谓,关键是把势头拉满。

电影《社交网络》获得了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四项大奖,同时还入选了年度十大佳片之列,成为本届国家评论会奖的最大赢家。

也可以说郝运的第二战是输了。

接下来12号的第31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则是《国王的演讲》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个大奖。

而《海边的曼彻斯特》只拿到了最佳摄影。

也是一场输掉的战役。

反倒是14号的第36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海边的曼彻斯特》终于时来运转。

这个奖项的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是奥斯卡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海边的曼彻斯特》一举拿下四奖,成为最大赢家。

除了荣获年度最佳影片奖外,郝运再一次将份量颇重的最佳导演奖收入囊中。

然后就是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

曹楯跟着郝运,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已经连刷两个最佳摄影奖了。

这种国外获奖的经历,哪怕奖项的含金量一般,也足以让他在国内摄影界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十二月份的颁奖礼就到此为止了。

其实,郝运这些天不只是参加这四个颁奖礼,隔三差五就会有颁奖礼。

比如第63届导演工会奖、第17届演员工会奖、第22届制片人工会奖、第16届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等等。

有时候一天都能去俩。

这些颁奖礼非常快速,有些甚至不需要去现场,没有任何的仪式。

当然,这样的奖自然也开不到什么好东西了。

有的给临时属性,有的给电影小论文。

只有那四场颁奖礼有些分量,郝运在这几个颁奖礼一共拿到了最佳影片*1,最佳导演*2、十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2、最佳摄影*2,一共八个奖。

前边四个和郝运都有关系。

郝运攒到一起开宝箱,十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都开出的是论文。

而且是关于《海边的曼彻斯特》的英文论文。

这个肯定也要发表,拿去国外的媒体杂志上去发表,让他们也见识一下什么叫专业夸自己三十年。

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倒是给了剧本。

《大地》!

《莫娣》!

《守门员》!

郝运研究了一番,发现这三个剧本都不是什么特别牛逼的剧本,至少商业性都没有那么强。

拍出来也很难赚到什么钱,能不赔钱就不错了。

但肯定都不是垃圾剧本。

《大地》这个剧本像是一部电影版的《瓦尔登湖》,又像是一部治愈版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失去丈夫孩子的女主,一直陷入悲伤的深渊,她抑郁了。

她带着远离一切的心态,独自一人跑去荒无人烟的山林里生活,企图扔掉一切世俗与牵绊自生自灭。

和《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比,她一样的不幸,但是也可以说是幸运的。

在生命垂危之际遇到的猎人给了她新的生命,在之后相处的日子里,她跟着猎人学会荒野的各种生存技能,女主的伤口慢慢恢复,开始重新热爱起生活,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猎人因为生病去世后,她坦然面对离别,放下曾经的伤痛,再次回归社会。

这是一部自我疗愈与救赎的影片。

郝运觉得系统一定是知道自己需要这样的电影,来治愈那些被他致郁的人们。

可惜,这个剧本的质量远不如《海边的曼彻斯特》。

第二个剧本《莫娣》。

这本剧本由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加拿大的民间艺术家莫娣和丈夫以艺术为生的励志故事。

这是个爱情故事,但是剧本也做的催人泪下。

至于是治愈还是致郁,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希望观众识相点多喜欢一些。

第三个剧本《守门员》,郝运还以为是足球片。

目前,最火的足球电影国内的大概就是《少林足球》,国外有《一球成名》《美丽足球魂》等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