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3章 破梧州后,王道派与商道派之争论  大清话事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梧州百姓愿意离城者,一概不予阻拦。但不可带走粮食牲畜布匹。”

“另,桂东山势复杂,植被茂密。如非不得已,尽量不要进山。”

中尉看完沉默不语。

他在浙南挖过矿,知道进山的危险。

校尉大人是贵州人,对进山更加不陌生。

如果说吴军在平原作战优势是100点的话,进入陌生山区作战就只剩下20点了。

……

吴廷高屋建瓴的战略构想,中尉接触不到。

他不会猜到,校尉苗有林还有一个顾虑,是怕打乱了陛下的战略安排。

明年开春之后,

兵锋指向何处,还未可知。

有人建议厉兵秣马1年,第2年发动北伐,一举推到紫禁城。

有人建议围剿湘西残兵,杀一儆百。

有人建议进攻广西,然后攻入云南干掉阿桂这个南方最具分量的清军统帅,四川、贵州、福建,传檄即定。

……

总之,中枢的意见分歧很大。

北伐派和南下派的分歧其实不算什么,毕竟还属于军事范畴的纷争。

当前,

最大的分歧是军事为主?还是正治为主?

国丈胡雪余这一派,主张军事7分,正治3分。

经济大臣范京这一派,主张正治7分,军事3分。

这里面的玄机,苗有林其实是看不懂的,但是他的私人幕僚懂。

幕僚提醒东主要警惕,不要随便站队。

范大臣那一派,是王道派,也可以称为旧派。

胡国丈这一派,是商道派,又可以称为新派。

……

目前,在陛下的虎威震慑下,两派都比较克制。

谁也不敢公开违背陛下的心意,只是在大旗之下各掰手腕。

胡国丈的后面,是绍兴文官群体和各省的富商。

范大臣的后面,是愿意接受改良的王道派。

明面上,

大家都披着一层“吴”皮。

吴皮儒骨,吴皮资骨。

当然,

即使同属一派,内部也有分歧,有保守、有激进、有中庸。

这很正常。

……

范大臣那一派多是科举的受惠者、拥护者。

他们也赞同旧式科举确实落后了,需要大刀阔斧的修改理论,与时俱进。

北孔必须整肃。

如果整肃不清,就换南孔。

南孔还不听话,就换南范。

总之,泥塑菩萨罢了。

选官考试内容,应该剔除八股,增加实用知识(包含数学、物理、天文),但好的圣人学说不能扔掉,诗词歌赋这一类的文化也不能扔掉。

总结一下,就是:

旧儒,改新儒。……

胡国丈这一派则是打算彻底的绕开儒法另起炉灶,以工商、科学、殖民学说作为未来帝国的核心学问。

而如何选官,就不言而喻了。

军功贵族、工商业主(家族子弟,或者支持的台前人物)、科学发明家必将跻身朝堂。

……

幕僚分析的头头是道。

苗有林听的心脏直突突,背后阴风阵阵。

想了想,他突然笑了:

“胡国丈是举人出身。他却支持废科举,兴工商。”

“范大臣只是个童生,并未受科举恩惠,却全力捍卫名教。”

“这世道真娘的幽默~”

幕僚微微一笑,拱手道:

“东翁,人往往身不由己的。大家信任你拥护你,把你抬到台上之后,你就不是你了。”

苗有林叹了一口气:

“明白。”

……

幕僚拱手,告退离开。

现在为东主尽心尽力,将来一份推荐信,自己就能顺利的曲线入仕。

长江以南,

已经没几个读书人看好清廷。

绝大部分读书人都认为:

吴廷最坏的成就,也是第二个大宋。

清廷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燕云十六州加辽东。

……

世上从来不缺人才,从来不缺聪明人。

缺的只是平台。

南方读书人集体削尖了脑袋向吴廷靠拢,形成了踩踏式的竞争。

儒家书籍售价不断下跌。

已经到了一套四书五经印刷版,比一袋大米还便宜的程度。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