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3章 乾隆大彻大悟,“吴乱”的本质压根不是造反  大清话事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短。”

乾隆再点头,当前,草原不能乱。

朝廷需联手蒙古王公,将更多的控弦之士送上战场消耗。

“北方驻防八旗也不宜短。”

乾隆又点头,事关国族根本,事关北方安危。

……

“皇上,似可让南方各省督抚自己解决一部分钱粮?”

见乾隆沉默不语,

和珅继续小心的出主意:

“奴才觉得,其实地方上还是有余粮的。只不过”

“只不过这些余粮在士绅豪强们手里,朝廷收不上来。”

“圣明无过主子。”

乾隆丝毫不惊讶,反而笑了:

“朕给他们放权!”

和珅遂不再多言,磕头离开。

……

乾隆沉思片刻,提笔亲自拟文。

草文传到军机处,

众人看的腿脚哆嗦、眼皮抽抽。

就差脱口而出:

“皇上失心疯了吧?”

继湖广、两广被允许地方士绅自建团练后,又开放了四川团练。

云贵两省比较特殊!

乾隆重新赏赐总督阿桂一等诚谋英勇公,3眼翎,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接旨之日起,

阿桂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可自行筹建军队,怀柔土司,任何军事调遣不必向朝廷请示,3品以下地方官可先斩后奏。

云贵贫瘠,

所以由四川协饷,每3个月必须协饷80万两,粮食10万石。

……

随驾文臣私下感慨:

阿桂大人从此不再是云贵总督,而是云贵王!

什么叫信任?

什么叫魄力?

皇上真是千古名君呐。

世人皆知乾隆嗜权如命,却不知他也是一台冷静的正治机器。

经过这段时间,潜心研究前方战报。

乾隆得出了一个结论:

吴军已成大气候,攻城略地锐不可当。

纵然是野战,

大清精锐也无法克制全步兵吴军的火力。

以前,

是当三藩之乱看。

现在,

应该当成安史之乱看待。

……

乾隆读史书,思考到了更深层次:

安史之乱的根源,

有人说是藩镇野心膨胀,有人说是胡人觊觎汉土。

更有什么某教背后煽动、安禄山冲冠一怒为干娘之类的野史奇闻。

大谬!

根本原因是,

河北集团地方被关陇集团中枢长期压制,日益不满。

从上到下,

无数人支持安禄山和中枢开战,夺取本该有却被关陇集团抢走的利益。

如今,

反观强势崛起的吴国,几乎是安史之乱的翻版。

李逆以一帮无赖市井之徒起兵,很快得到了江南集团的大力支持。

江南集团被压制太久,他们宁愿把原先交纳给朝廷的海量钱粮交给一个更理想的代理人——李郁!

自此,金钱和枪炮合流

……

从大唐开始,江南区域就是帝国的财税重心。

宋朝自不必说!

明清两代,更是天下财税之根本。

依仗着经济优势,江南文人在科举中疯狂压制其余省份。

有明一代,天下状元3成出自江南。

有清一代,天下状元5成出自江南。

进士就别提了,比例彻底失衡。

这些都是规则之内

以至于明清两代朝廷必须刻意压制才能维持进士籍贯的平衡,搞南北分榜,加恩科,搞各种小动作

……

乾隆甚至翻出了《明史寻找论据,

洪武30年,

也就是朱元璋死之前那一年,明廷举行了一次科考。

这一榜,

及第进士全部是南方人,其中又以江南人为多。

发榜之日,震惊天下。

其中,

南方考官的人情占多少比例,水平的差距又有多少比例,已经很难查究了。

总之,

快入土的朱元璋被吓的精神了,

拼着最后一口气疯狂杀戮,勉强摁住了江南集团的反扑。

……

如果说:

南北榜案,是江南集团的一场正治进攻,尚且在规则之内。

李逆起兵,就是江南集团的全方位进攻,打破了规则。

一个阴恻恻的声音陡然在乾隆脑中响起——江南人,不满中枢之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