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章 江宁演讲,煤铁复合体的一大步  大清话事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型商业的。

而对于作坊一类的生产型产业,则是另外一套征税方式。

根据雇工的数量,厘定固定税额。

一般生产作坊,10人以下规模,每年需交税5两。10人至100人规模,需交税20两。100人至500人规模,需交税50两。

纺织行业,按照织机数量定,50张以下,每年需交税20两。50张到200张,每年交50两。200张到1000张,每年交100两。

工矿行业,在一般作坊征税基础上翻10倍。

另补充说明,进军工矿行业需取得李郁亲手颁发的开采许可证!

生产型行业税率明显低于贸易型行业,是因为李郁希望有更多人投资实业。

在18世纪制造业才是帝国强大的根本。

……

特殊行业,则是特殊对待。

例如青楼,按照档次高低,分100两、200两、500两三档收取税银。

而例如造船育马养马育骡等对军事大有裨益的行业,可面议给予最优惠税率。李家军还可直接按照市场价下预定单子。

征税细则里没有提及剃头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已经不存在了。

第二军团的兵一夜之间将全城的剃头佬都抓了。至于怎么处置的,李郁没关心,也不会有人告诉他。

杭州城的士绅商贾群体,终于交出了投名状。

一成的人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其余人全部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没有人选择第二种方案,说明脑瓜子还是清醒的。

交出一半家产然后安全离境?

李郁肯定会派人追上去的,否则就是把银子送给清廷买炮弹!

士绅们在本地盘根错节,经营数代,编织了一张人脉网。

一旦离开了祖地,到了外地,那就要面临被别人操控的网捕猎!

人离乡贱,可不仅仅是针对穷人。

富人,也是一样~

……

在李郁的授意下,麾下地盘所有州县均派2人为代表来杭州城参观。

无他,就是告诉这些人自己要做什么。

上百号商贾士绅代表,讪讪的参观了征税的过程。

周师浩告诉他们:

“我军只征收正税,不增加其他杂捐。凡是有私下索要行为的,一经查实,处罚严厉。”

“大帅希望伱们都记住,他是个重视契约的人。”

“我想你等都明白,契约这两个字的背后深层含义。”

众人点头默然,虽心存期待,但不敢轻信。总之,李郁自从拿下江南后没有胡乱拿士绅开刀就是了。

当天的吹风晚宴上,

李郁也当着所有人的面,强调了一件事:

“我不会因为你们挣了大钱,而痛下杀手。但是胆敢拒绝交纳税银的,还有私下和清廷勾结想谋反的,我都会重重的处罚。”

一名杭州商人起身,拱手询问道:

“请问大人,这两件罪名,如何判定?”

李郁眼睛一亮,瞅着这个貌不惊人的商人,答复道:

“证据!而且是会公布于众,让诸位都看见的证据。前一桩罪是处以十倍起步的罚银。后一桩,是主犯斩首余者充军抄家。”

“谢谢大帅。如此杀人,我等心服口服。”

所有人都若有所思的琢磨着对话里的含义。在场的都是人精,无需点破。

李郁又端起酒杯:

“俗话说,观其言而察其行!我希望,在我的治下能够出现一个稳固的,互相信任的商正同盟。”

“诸位尽管投资丝棉织机、投资工矿、投资造船制车,把税银交给我,我会为你们的商业护航。”

“干杯!”

……

吹风酒宴后,

李郁一口气签发了12张开矿许可证(期限为5年),根据开采资源的不同,分别收取了2000两到10000两不等的手续费。

说实话,约等于白送。

纯属千金买骨的行为,做给后来人看的。

那位当众询问“根据什么定罪”的商人,获得了一张“铅锌矿”的开矿准许。

而李郁,匆匆安排了浙北人事后就离开了。

在湖州府过小日子的刘阿坤随即进驻杭州府,任杭嘉湖地区防御官。

而第2军团,则是暂时一分为二。

苗有林率部进攻西边的余杭县。

而郑河安,率3个营向东南方向进攻,拿下绍兴府萧山县。

如此就好似螃蟹的两个钳子,拱卫杭州城。或者说是左右勾拳,防御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