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已定。”
晋王:“老四说得不错,九弟那人看着懒散,但是,心中主意极正。有九弟出手,济熺有福了。”
朱标笑着道:“尔等切记,明日三位世子与太子前往九弟府中学习,不可张扬行事。朝堂那帮人可是上书好多次,让九弟出来讲学呢?”
“陛下放心!”秦王率先回答道。
“另外,你等这几日也不要往九弟府上胡闹,待过些时日再说。”朱标忍不住嘱咐道。
朱杞名声远扬,却是窝在王府中不讲学、不传道。外人轻易之间根本见不到。若是,朝堂上下知晓朱杞收下太子等人,恐怕又要起一番波折了。
“嘿嘿!我燕王府与赵王府毗邻,过几日我找九弟喝酒!”
朱标脸色一正道:“老四,身为帝国亲王,还是如此孟浪,翻墙扒屋,哼!”
燕王笑着道:“陛下可不要诬赖我啊!陛下又未亲见,哪有这等事?”
三人看着促狭的燕王,哈哈大笑。
“好了,宗室子弟章程之事,你们过几日递个折子过来。此乃帝国根基,当早做谋划!”
三王点点头,自是应下。
朱杞的才华,随着三王接触帝国政务也是感触良多。
这些年朱杞虽然窝在王府,但是,大明帝国的许多国策背后都有朱杞的影子。自家世子有朱杞教导,未来定然有一番成就,秦王等人如何不开心。
大明帝国初立,虽然皇室得享富贵。但是,自己这一脉要想长久兴旺,必须要多出人才。
朱杞有‘文宗’之名,三位世子与太子同时在朱杞那里学习,朱杞的名望能保自己一脉百年不衰。三王如何不高兴。
其他不说,单是与太子的同窗之谊,就让秦晋燕三脉收获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