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8章 神州升空,火上浇油!  千禧大导演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08年7月10号。

《地心引力》上映第二周的最后一天。

下午15点35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此时,一根巨大的长征二号F遥七运载火箭,已经被树立在了发射台上。

众多航天局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围绕着火箭进行最后的发射检查以及燃料加注工作。

而在距离发射台几公里外的观光台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观光嘉宾。

“吴导,预计京城时间的21时10分,我们的神州七号就会发射升空了。”

一位穿着一身白色工作服,戴着工作帽的年轻小伙子,正拿着工作计划表,和吴渊述说着情况。

“晚上九点?那还早啊。”吴渊聆听完他的介绍后,理解的点点头。

华夏前期的太空载人航天任务,都是做的很保守的。

这晚上21点的发射时间,就是经过各种精密计算后,得出的最安全的发射窗口期。

吴渊这个外行当然不会对此有任何异议,欣然接受,并且笑着说道:“现在直播就已经开始了?”

和15年后那送人上太空和喝水一样简单,大家都不太关注具体发射实况的情况不同。

现在华夏的载人航天任务,那可以说是全民关注,并且会全程直播,演播厅还会专门请专家配合解说。

吴渊就记得,在梦中当年他就是守在电视机前,等了两个多小时,亲眼看着神州七号发射升空,两天后又在电视机前看着翟志刚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华夏的首次太空行走。

到现在他都记得,当时成功完成太空行走时,他所住的小区里,到处都是欢呼声和激动的掌声。

现在,他有机会在发射现场,亲眼看到火箭升空了。

《地心引力》剧组全员都被邀请来观看这次重要的火箭升空仪式。

这对这部电影来说,也是一次很重要的宣传。

他们甚至不需要说什么话,只要在直播画面里有那么几秒钟的镜头,就足够在全国观众面前刷一拨脸了。

跟着其他受邀来参观发射的嘉宾站在观光台第一排,当现场的直播摄像机扫过吴渊和巩利等人时,他们都对着镜头挥了挥手。

这个画面被准确的捕捉转播到了央视的转播厅内。

一位头发都已经半白的专家教授,正在转播厅内和主持人热聊着航空航天事业。

当主持人看到吴渊和巩利、王学祈等人时,立马打断了教授,笑盈盈的说道:“现在出现在我们直播镜头里的,就是特邀到现场观看神州七号发射的《地心引力》剧组。”

“《地心引力》是我国第一部太空科幻灾难电影,目前正在全国公映,影迷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和口碑都很高。”

“这不只是一部商业片,还是一部能带大家了解、接触到真实太空的伪科普片,大家如果没看的话,可以进电影院看一看哦。”

央视主持人主动给一部电影打广告,虽然不是《新闻联播》的主持,但这个效果也已经很夸张了。

而且不只是主持人,这位老教授在听完主持人打的广告后,也主动说道:“昨天我也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虽然电影里为了制造一些艺术冲突,做了一些违反太空物理学的设计,但总体来看,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的。”

“别的不说,光是电影里用特效制作出来的太空,就值得这个票价了。”

在专家教授的眼里,《地心引力》的一些情节肯定是漏洞百出的。

比如开头的卫星碎片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动能,也不可能跑到空间站所在的轨道。

中间男主角为了拯救女主角而选择放手的剧情也很扯,当时飞船并没有在自转,航天员不存在持续的外力或惯性将他们往外推,男主角完全可以不用放手。

最后结局,在太空生活那么久的女主角能够回到地面的时候还能有力气游泳,还能游到岸边爬起来,典型的华夏超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的BGU大量充斥在电影中。

但这些BUG,在电影中都是起关键作用的,可以说如果没这些BUG,电影故事就不成立了,结局也不会震撼人心了。

真正的专家,虽然知道这些BUG,但也依旧会认为《地心引力》这部作品很优秀。

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这是一部电影,并不是科普记录片,更不是论文著作。

只有一些自认为自己“懂得很多”,急于炫耀自己“才华”的人,才会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兴奋的在网络上指出《地心引力》的所谓“低级错误”,以获得不懂科学的人惊叹而满足自己的虚荣感。

反而直播间请来的这位来自清北的教授,却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