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写文章呢。”
李孝基回答道。
李迪就扫了眼那两首词,心里说了句好词,随后也没有再细读,摊开到正面,看到了赵骏写的两篇文章。
第一面自然是写扫清黑恶势力的内容,第二面则是盐铁司的问题。
看完之后李迪心里就有了数,沉吟着道:“这赵骏真乃奇人也,一百多名官员,竟就这样被罢免了?官家居然会答应?”
“不止官家咧,诸多相公,甚至包括希文公都声援他,满朝如今至少有一半官员都支持他的决定。”
“这政制院支持他倒也正常,新的政制院比之从前的相公权势还要大,我若是他们,为了自己权势也会这样做。主要是我没有想到官家也支持,这不是官家的性子。”
“说起来官家这半年来性子改了许多,父亲说,若是以前,他断不可能给皇城司权柄,让他们在汴梁杀那么多人,但现在”
“真是奇哉怪也,即便这人天纵之才,为什么是他能执掌政制院呢?”
“谁知道呢,也许相公们知道。”
“呵呵,王曾以前虽然举荐过吕夷简,但这两年二人也多有相争,绝不是相善之辈。现在却都入了政制院,在他治下,莫非这人是宗室?也不对啊,即便是宗室,官家又怎么敢重用?”
“汴梁倒是有过他是先帝幼子的传闻,连大宗正都上劄子询问这事,不过为官家所驳,想来不是宗室。”
李孝基笑道:“但据说他才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且得到三相三参拥护,必有奇异之处。翁翁到了汴梁之后,可以尽量与他结交。”
“嗯,老夫也是这般想的。”
李迪抚须笑道:“我孙儿在这样的年纪能有这般见识,也是奇异。”
李孝基乐呵道:“都是翁翁教得好嘛。”
“哈哈哈哈哈。”
李迪大笑起来,一笑是为了自家孙子聪慧。
二笑则是汴梁政坛如今与众不同了。
这政制院知院,真是令人好奇。
既然那位知院能在吕夷简的阻力之下,把他召回京,可见其能耐。
自己。
到时候一定要亲自拜见一番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