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海回到西州。
他聘请的那些人,将在辞职以后,陆续前来报到。
李云海请到了造车相关的人材,接下来就是准备设计第一辆车。
从头开始研发一辆小轿车,那是个十分烧钱的活。
后世,苹果花了800亿、恒太花了1000亿造车,结果都没有成功。
小米花了100多亿,倒是成功了,不过宣称每卖一辆车,就要亏损6万块钱。
这些数据,或许都存在夸大其词的水分。
但也足以说明,从零开始造车,投入相当巨大,产出十分艰难。
汽车行业涉及多个复杂领域,如汽车电子和车身设计等,新进入的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实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难以突破技术壁垒,无法与行业领先企业竞争。
另外,一家车企一,首款量产车面市以后,如果交付量不理想,市场反响平淡,那就会引发连锁的负面反应。
再加上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着绝高的要求,消费者对新品牌汽车的品质和技术水平存在疑虑,肯定会导致市场接受度低,销售困难。
这也是车企前期生存和发展异常艰难的原因。
李云海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困难,所以他直接花费重金,收购了玛莎拉蒂这个豪车品牌。
玛莎拉蒂这个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或许还没有打开,但只要宣传到位,要让消费者认可这个品牌,估计问题应该不大。
再加上玛莎拉蒂的工厂,是在意大利,有着百年历史的传承。
原厂生产出来的汽车,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德托马索这个品牌,在国内也没有什么知名度。
但是,德托马索和玛莎拉蒂一样,在国外拥在一定的市场。
虽然这个市场现在已经很小,不然别人也不会卖掉这两个品牌。
但李云海却可以站在这两个品牌的肩膀上,有了更高的起跑线。
四海集团要造车的新闻,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这种新闻造势,也是李云海所需要的。
先要让大家有一个认识,知道四海集团要造车。
然后,持续宣发,持续广告,保持热度和讨论,等到四海集团的汽车面世以后,大家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这款新品牌的汽车,总有人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多少会带动新车的销量。
得益于李云海十几年的经营,他的人品和口碑,和四海集团一样十分显著,受人信赖。
知名大企业造车,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品牌效应。
最起码,这个汽车造出来以后,不会给消费者一种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错觉。
那些横空出世的汽车品牌,哪怕吹得天花乱坠,消费者不买单,也是白搭。
新闻上的讨论,大多数是不太友好的。
有人发出质疑:四海也能造车吗?电脑和汽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李云海能造出好电脑,未必能造出好汽车。
还有人说:李云海这是发疯了吧?还是钱多得没地方花了?花几百亿造车玩?就不怕打了水漂?
还好这个时候的网络并不发达,大家的质疑和讨论声,也只在私下里进行。
偶尔有媒体人,公开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评论,全面分析李云海造车的可能性。
有人甚至预言:李云海造不出车来,极有可能毁掉四海这块金字招牌。
李云海每天都会收集跟四海集团有关的新闻。
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人,他看完之后,都是哂然一笑。
对他来说,只要有人议论就行!
哪怕是有人骂呢?
不遭人妒是庸才!
有人骂,说明大家在关注你,在乎你。
这就是话题。
李云海召集人员,商量第一款汽车的定位。
豪车方面,李云海已经拥有两个品牌,不用再考虑生产豪车。
事实上,九十年代末的国内,豪车的市场毕竟是有限的。
在汽车的定位方面,李云海选择了三个价位。
一个是50万左右的车子。
一个是25万左右的车子。
一个是10万左右的车子。
这三个价位的车辆,涵盖了汽车市场最普遍的车价,也是销售量最大的价位。
造车之前,先要进行成本的核算。
对于一辆价值50万元的轿车而言,物料成本仅是冰山一角。
一辆汽车的制造成本,还包括了人工费用、设备维护成本以及研发投入。以物料为例,钢材、铝材、玻璃、电线束、发动机和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总计大约在20万元左右。
一辆售价10万元的汽车,其生产成本可能仅占售价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