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赔不起!
唐人,会议室。
“不行!!!”蔡依侬拍案而起,她后悔啊,为什么不提前将版权买走。
若不是打心底看好,且为唐人的名声考虑,她甚至想让手下编剧直接借鉴,哪里还需要坐在这里和对方扯皮。
“唐朝为什么不可以?”陆远不在乎她炸不炸毛,丫又不是刘施施。
《步步惊心》全架空大纲被否,该选择哪个朝代为背景,他研究过。
清朝九子夺嫡,历时最长,参与皇子最多,谁叫康熙寿命长,也能生呢,有三十五个崽。
明朝,永乐年间,三子夺嫡,太子气势汹汹,汉王野心勃勃,赵王磨刀霍霍。
唐朝,玄武门之变,最暴力的夺嫡之争,李世民一箭射杀李建成,一箭射伤李元吉,李元吉被尉迟敬德追上干掉。
再到魏国,曹丕与曹植,顶级文人之间的夺嫡之战。
甚至西晋八王之乱,汉朝七国之乱,他都有所涉猎。
相对而言,他更钟意唐朝,连夺嫡都是皇帝亲自上阵厮杀,真刀真枪的干,小母牛追公牛,牛逼极啦。
蔡依侬端着茶杯喝了口,平复情绪,不想回答,而是看向另一侧坐着的人。
桐华原名任海艳,个头不高,短发,长脸,是《步步惊心》的原作者。
陆远和唐人邀请她参与改编。
桐华之前一直没讲话,虽然版权卖了出去,可她还是希望尽可能的对小说还原。
如今见蔡依侬瞧过来,她才犹豫道:“陆老师,我之前写《步步惊心》时,之所以选择清朝为背景,是有三个考虑。”
“嗯,你细讲。”陆远点点头。
“第一,清朝的史料比较多,正史和野史因为距离近代都不远,保留下来的资料比较全面,写起来轻松。”
陆远沉吟,这是一个理由,但不能完全说服他,资料只要愿意查,还是能查到的。
“第二,我写这本书,一定程度是反应女主人公在古代受压迫,倡导反帝反封建,也考虑过唐朝,可是唐朝并不能体现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唐朝女人可以离婚再婚,可以参政出外运动,也没缠足之类的变态习惯。”
陆远手指敲击着桌面,闻言顿了顿,受胡族文化的影响,唐朝对女性非常尊重,风气确实开放,自由。
“第三,市场,因为港台《戏说乾隆》的原因,内地跟风,这些年辫子戏比较多,观众基础大,更容易被改编。”桐华继续解释。
陆远瞥了她一眼,实际上辫子戏压根不是港台带起来的。
很多人认为是《戏说乾隆》,90年代港台剧。
其实不然,真正带动辫子戏这股风气的是李翰详。
李翰详,50年代就在香江出名的大导演,他本人是辽宁出生,在京城长大,他的自我身份认同更多是京城人。
早年被学校开除,南下到魔都从事电影行业,随魔都电影业逃难到香江。
五六十年代,由于大陆的黄梅戏,特别是天仙配火遍全国。
他就抄了越剧梁祝的词儿,用黄梅调拍摄电影《梁祝》,一举奠定大导演的行列。
70年代以后,因为事业不顺,李翰详改拍三级片和辫子戏,没错,早期的辫子戏,如果按现在来划分,其实是三级片。
实际上包括内地第一部辫子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卖肉桥段。
辫子戏最初能火,就是利用老百姓的猎奇心理和“窥淫癖”。
从李翰详到《宰相刘罗锅》,都大篇幅介绍“选秀女”“后宫侍寝”此类内容.
之后才是京城曲艺的各种稗官野史、单口相声、戏说秘史。
比如孝庄和多尔衮睡了没有、雍正改没改诏书、雍正是不是被吕四娘剁了脑袋、鬼子六和慈禧有几条腿、慈禧有多爱荣禄、慈禧珍妃婆媳矛盾。
这些东西是老京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相声曲艺从业者多半指这个吃饭。
而李翰详作为老京城人,对此类可谓信手拈来。
到了80年代,他来内地拍摄《火烧圆明园》系列。
这个系列才是是内地辫子戏的开创者。
由于《火烧圆明园》在内地的成功,反作用于港台,八九十年代港台拍摄了一堆跟风的辫子戏,里面的内容大量抄袭李翰详70年代的辫子戏电影。
随后内地电视剧也跟风《戏说乾隆》《清十三王朝》这类剧,批量生产清宫秘史剧、戏说剧。
比如《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纪晓岚》。
作为辫子戏的开创者与集大成者的李翰详,他是京圈代表。
虽然逃难跑到了香江,但是80年代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