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圣诞节  非洲创业实录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第一镇参观了东非学校的教学后,马西米连诺一世二人还是很有感触的。

像二者这样顶级的大贵族,自幼接受的都是王室宫廷教育,很难下沉接触到东非这样如此基层的教育模式。

而且,东非作为殖民地,也没有必要对二者遮遮掩掩,二人所见都是东非学校最真实的日常。

东非学校的课程少,只有德语,数学两门主要课程,其次就是历史和体育。

内容也极为简单,甚至每个年级都有大量重复的内容,在东非学校上完学,最多也就熟练掌握德语读写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整套东非教育的内容,其知识内容甚至只有前世恩斯特小学的三分之一不到(三年级水准)。

这是为了适应东非殖民地师资力量的薄弱而决定的,东非这种殖民地目前也只有能力搞这种穷教育。

当然,东非这种教育的终点,也是有上升渠道的,在通过结业考试后,成绩最优异的一批,是可以获得前往德意志地区留学机会的。

从难度上来说,以前世小学毕业的平均水准来通过考试并拿到留学名额非常简单,只不过东非的移民未必会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这就导致,只有重视教育的家庭,其孩子到德意志留学机会才大,而不重视教育的家庭,哪怕小孩毕业时成绩不错,可能也只是留在东非务农,毕竟前往德意志需要家长的同意。

恩斯特也懒得纠正这种情况,反正自己只需要培养一批够用的人才即可,如果人才过剩,有时也是灾难。

毕竟和那些需要高学历的岗位相比,目前东非需要最多的职业就是农民,将土地开发出来。而在欧洲的工业国,工人则是最急需的。

而以当前时代的工业化水准,只有英国是彻底完成工业化的(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其他国家更低,进步空间还很大。

这些工业国家的工人,其文化水平要求就不高,更不用提当前还是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东非殖民地。

之所以在东非开办义务教育,是为了同化,培养未来所需的人才,都是稳固统治的需要,实际上并不是为了真正改变这些人的命运(虽然客观上改变了)。

就像普鲁士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开办义务教育一样,东非的义务教育其动机也不单纯。

你要问恩斯特对教育事业有多重视,其实也就那样,虽然恩斯特前世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

但恩斯特这一世的身份是一个贵族,现在做的事看起来很高大上(圈地建国),可前提是维持黑兴根王室的利益和日后的继续繁荣。

前世印度等国家的经验告诉恩斯特,只要体量大,人口多,哪怕低素质人口的国家,其上层也能积累一大批财富。

所以恩斯特所代表的贵族,本质上是不需要太多高学历人口的,而是需要能创造财富,听话的人口。

这就和古代统治者为什么喜欢愚民,西方为什么会反智,本质上都是一個套路。

东非的教育就处于二者之间,对教育的态度不冷不热,既不多教,也不少教,主动拉低水准。

除了对民族问题和文化认同方面比较重视(德意志化)外,并不热衷于改变普通人的其他品质和观念。

只要你老老实实当一个德意志人,其他都无所谓,谁在意你的品德是否高尚!是否善良!……这一部分的教育还是交给家庭来完成。

所以看起来俭朴,且满是漏洞的东非教育体系,实际上背地里都是政治智慧。

当然,马西米连诺一世是看不出来的,再参观完东非的教育后,他忍不住和身边的东非政府人员提建议,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在马西米连诺一世看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而工作人员,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嘴上满口答应,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许诺。

整个东非政府和军队的管理人员,除了黑兴根财团的雇员(基本都是中学文化以上),其他人,包括名字听起来唬人的黑兴根军事学院学生,实际上都是小学水平。

在雇员和雇佣兵看来,这就是一份工作,在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看来,这是报答校长的恩情。

他们只会按照恩斯特规划好的路线,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本身并不在意东非发展的怎么样。

也就是出于对马西米连诺一世身份的尊重,所以应付了事,而马西米连诺一世还在喋喋不休说道个不停。

活生生一个欧洲的知识分子,对东非政策评头论道,果然印证了无官一身轻这句话。

要是当初做墨西哥皇帝的时候,也能像今日这样精力旺盛,我上我也行,恩斯特才真的佩服马西米连诺一世。

……

1867年12月25日。

又是一年的圣诞节。

这一年里在外四处奔波的恩斯特和康斯坦丁亲王提前回到了黑兴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