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赌约破了!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

上次纯是为了让大侄子看清儒家真面目,所以嬴成蟜才戏作了名为《论语十五条,实际为《抡语十五条的书。

这回被找上门来,被一群比他年龄大许多的儒家大儒们盯着,以嬴成蟜那么厚的脸皮,也是扛不住了。

再弄那些邪门歪道的东西出来,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过分。

于是老老实实地,他要一个侍女誊写了一遍当前主流《论语解释,赠给了为首的伏生。

真让他去注解《论语他倒也不是不会,但他誊写都懒得誊写,怎么会费脑细胞去注解《论语?

伏生本来是抱着从嬴成蟜手上拿着一群狗屎回去,然后昧着良心硬夸是黄金。

没想到嬴成蟜给他的《论语注解是十分的正统,完完全全就是他所学习的样子。

一下子这位老实人欣喜若狂,立马着急全体儒生,公告咸阳城,火速学习嬴成蟜之《论语注解。

伏生生怕半路嬴成蟜又送来新的一版注解,一夜之间就把嬴成蟜的注解学完了。

这在老实人伏生看来,就是朝堂对儒家的看法很正常,可以让儒家继续发展下去,不需要走淳于越所说的那路子。

伏生和淳于越都不知道,大秦这俩兄弟压根就不在乎儒家怎么样,他们只在乎那个叫做嬴扶苏的十六岁孩子。

投桃报李之下,以伏生为首,全体儒生是博士署第一批全力支持简体字,学习简体字的。

而博士署的儒学博士数量最多,一看儒家都愿意服软认怂了,那大家也别绷着了。

整个博士署在这群儒生带领下,立刻进入苦学简体字的氛围。

除了二十几位世家出身的博士,大家都很乖,都很听话。

博士署这群博士动了,那丞相府,廷尉府也在王绾,李斯喝令下,全员紧急学习。

毕竟那群没什么事做的博士都要会了,他们这些有实权的要是不能让部门成员学会,那办事能力就有待考量了。

很快,在大秦群臣齐心协力下,简体字很快便在咸阳盛行起来。

一月后,大篆被简体字取缔,所有公文之上都是简体字。

朝堂政令只以简体字发布,导致关中各大城池秦官也是尽习简体字。

没办法,不学看不懂,看不懂那就是业务无法展开,业务无法展开在秦国轻则徒刑,重则枭首。

博士署的藏书阁扩大了十倍,里面尽藏以竹简写就的,在天下被焚毁的百家之书,以及之前七国文字,还有七国文字和简体字的对照表。

长安君府则起了一栋三层宫殿,里面则是一本本白纸所做的书,书是天下之书,此宫殿之书比博士署的藏书还要齐全。

宫殿建成之日,嬴成蟜和嬴政两兄弟在此驻足许久。

简体字发行是为帝国统一,是为扫除文盲,开天下民智。

但七国文字便没有可取之处了?不,有,大有特有。

文字代表着传承,代表着文化,代表着内涵。

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在华夏大一统以及全民开民智面前,七国文字必须要废。

就像某些专家对一个吃不饱饭的人说你要饮食健康,碳水,蛋白质,维生素摄入均衡,那不是何不食肉糜?

但七国文字必须失传吗?不一定。

当日,一则圣旨发出。

天下之人,简体字考核通过,可以前往咸阳博士署,学习任意文字,包括六国文字。

六国之人大喜,自此,简体字阻力顿小,于秦国大兴。

第二条制令:就封地。

各分封之臣,有些被外派到封地就职,多数则还是留在咸阳。

但这些分封之臣属的家族,则都迁往了各自封地,几无例外。

大秦军功第一家族,一门双侯的王家。

王翦上书言说身体不适,舟车劳顿不适应,愿携孙儿王离留在咸阳,不随家族去往临淄。

始皇帝不允,回书王翦:

朕不是勾践,卿也不是文仲。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事,朕做不出来。

卿不必再提心吊胆,多加试探,安心带王离去往封地。

朕,最讨厌质子。

收到始皇帝亲笔回书的武城侯王翦,看着竹简久久无言,内心中有失落,有释然。

这份回书,意味着他王翦自此脱离大秦决策圈子,再无影响力。

也意味着他王翦功德圆满,可以去往齐地享受荣华富贵。

值得一提的是,其子王贲被始皇帝特别召见。

去时踌躇满志,回时一脸落寞。

王翦问其子原因,王贲哀叹三声,方道:“阿父你输给赵武安君,实不冤也。”

搞得王翦莫名其妙,再要追问,王贲却是一句也不肯多说了。

通武侯王贲,脱离王家前往齐地的大部队,孤身前往大秦东北边郡辽东郡。

大秦军武第一世家蒙家,也如王家一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