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第342章该做的事得做,该花的钱得花
对于老板的这个决定,杨沉鱼几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毕竟昨儿他们还觉着拿出1000万赞助亚运会的人,是纯傻冒呢。
现在才发现,人家不仅拿了1000万现金,还出了600万物资,整整1600万。
就连传递个亚运火炬,都有人愿意出250万赞助。
虽然这次火炬传递,分了四路,几乎跑遍了全国每一个城市。
不过习惯归习惯。
老板有句话说得对,这钱花了,必须得能在全国范围内,听个响。
吴远从市场部办公室出来,掉头就进了财务部。
赵果慌忙站起来,袁涛张罗着要给老板倒水。
吴远摆摆手道:“别忙了。”随即转向赵果问道:“咱们账上能动的资金有多少?”
赵果对答如流道:“流动资金400万的样子。要不是刚付了新一批机床设备的费用,还能更多一些。”
吴远点点头。
既然有400万,差不多能赞助个350万的样子。
总要给厂里留点流动资金。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掏空了家底之后,盼盼家具厂还有没有余力投建胶合板厂。
好在胶合板厂如今还在大兴土木,再到机器设备进口到岸,短则两个月,长则三四个月。
时间足够了。
“我知道了,你们忙吧。”
吴远交待一声,走出财务室,回了自己办公室。
一开年,哪哪都要钱。
胶合板厂的400万投资,亚运会的350万赞助。
腾达公司的写字楼装修,曼迪菲家具厂的新厂区建设。
年前胡乱算出来的千万身家,这也不经花呀。
但该做的事,总得去做。
该花的钱,总得花。
搞实业的就这样,账上留不住钱。
尤其是在起步发展的过程中。
午饭过后。
吴远搬了个凳子,坐在走廊里晒太阳。
初春的暖阳,是极好的。
没多少紫外线,但却足够的温暖。
晒得人,像是躺在媳妇的怀里,昏昏欲睡。
直到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
吴远这才回过神来,登时失去了晒太阳的平静心态,搬回办公室。
接起了电话。
电话是乔五爷从上海打过来的。
“小范说你找我?”
“嗯,有个五亩地的厂房和办公楼工程,机械化作业,我需要一些瓦工,顺便五爷你给我推荐个能带工的。”
“那就潘麻子吧,具体需要多少瓦匠,你找他。”
“四队的那个?”
“就是他。”
潘麻子,一脸的麻子。
小时候村里都传,说他是吃多了家雀儿,才长得满脸雀斑。
一个大老爷们,脸长雀斑,能传得这么玄乎。
可见这雀斑不是一般地多。
挂了乔五爷的电话,吴远叫上马明朝,直接开车直奔老家四队。
四队的位置在吴家小楼的西北方向,走到明朝、明军所在的五队,还要继续往西往北走。
以前印象里,很费脚程。
但如今在桑塔纳的车轮下,也就是一脚油的事儿。
车刚到了潘麻子家。
大门紧锁,里头的狗子闻声狂吠。
好家伙,是条好狗。
马明朝推门下车前,还叮嘱吴远道:“老板,你先别下,我看看情况。”
至于的么?
吴远二话不说就下了车,潘麻子家的黑狗,从门缝底下伸出嘴来,冲着来人龇牙咧嘴。
马明朝透过门缝看了看,堂屋门虚掩着,挂了锁,并未上锁。
但大门这拳头大小的锁头,是结结实实锁上的。
吴远也趁机打量了潘麻子家的情况。
三间堂屋,三间东屋,堂屋和东屋夹角处,盖了窝棚。
院子里倒也敞亮。
齐整的院墙,一半刷了水泥面,一半还裸露在外,红砖缝中的稀泥夹杂着麦草,清晰可见。
农村大多是都是这样。
家里凑点材料,就立刻用上。
天长日久的,堂屋有了,东屋有了,大院子也有了。
真正像自家小楼那样,大开大合,钢筋水泥甩开了用的,绝无仅有。
不过,透过潘麻子家这堂屋山墙和后墙,以及几十米的院墙,吴远也能看得出来,潘麻子这瓦匠手艺是绝对过关的。
家前屋后地转了一圈。
马明朝也从隔壁回来了:“老板,问了,说是下地干活去了。”
吴远直接上了车道:“知道在哪么?”
马明朝也跟着上了驾驶位道:“也问了,说是拐个弯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