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顾吹  没有英灵的我只能亲自下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倒有些感同身受。

要知道,洛朝时期,异人的地位并不高。

武悠家境贫寒,母亲手中也只有一本快要翻烂了的经文。

他所经历的事情,许多信众也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他所思考过的问题,许多信众也都有过相似的思考。

当武悠讲述完一段段故事。

那些不理解玄奥佛经的信众,如梦初醒。

原来我佛想要表达的道理,想要告知世人的真意。

不仅在玄奥佛法中、不仅在肃穆寺庙里,不仅在僧人的嘴上。

也在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当中。

同时,他们也恍然大悟。

原来这才是心佛之法!

重点并非是不持戒律——

只是因为人生而有欲,亲戒律而远佛法,本末倒置。

无需看重那些清规戒律,无需到寺庙出家为僧,而是将心思放在领悟佛意、践行佛理上。

供奉心中之佛,生活处处是佛。

……

一位男子坐在莲上,两鬓斑白、眼角皱纹,年纪已经不小了。

他完全沉浸在了武悠的讲法当中。

甚至,因为被触动了内心,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

可越是触动,他心头也愈发迷茫。

佛理、佛意。

灵童讲法并不深奥,却始终引人向善,符合他前半生对于佛门的看法,以及他对佛法的追求。

但是……

“法师,既然您讲述的佛法,充满了引人向善的道理。”

“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僧人作恶,玷污我佛的名声?”

当男子意识到自己情不自禁的发问时,已经迟了。

突如其来的杂音,打断了讲法。

武悠望向这名男子,并没有动怒,反而笑着开口。

“先生曾问过我一个问题……”

【武悠讲经,弟子断之,问:佛善,何僧恶?】

【武悠笑,遂述旧事,而后言:世人因三皈依,视佛僧与共,信佛亦信僧。】

【然,僧非佛,不觉悟,亦有欲,若困于利,自为恶。】

【故,学佛不学僧。】

【师因此言,方觉佛心,言可学佛。】

【众弟子悟。】

【自此,心佛弟子只余二皈依,皈依佛,皈依法,不皈僧。】

武悠的第一次讲法,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早上开始,傍晚结束,只余留了晚上的休息时间。

如此漫长的讲法,却没有多少信众归去,反倒是越聚越多。

到了后来,前来听法的信众竟近百万之众!

人越多,问题自然也就越多。

再加上武悠来者不拒,有问必答。

这导致记录下来的内容翻倍,武悠的日常故事只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是各种各样的问答。

这么多的内容,不好塞进一本书里。

幸好江贺通过打造修士擂台,赚取了少许家资。

再加上自己投入资金,建立造纸厂、印书场,可以削减一定的成本。

于是大手一挥,将这些内容分成了四册书。

武悠的日常故事,命名为《灵童学佛》,问答则直接命名为《论佛》,分为上下两册。

后续武悠还会再开坛讲法,如果有内容,就额外增书。

“虽然花费多了点,目的却已经达到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讲法,心佛宗的理念已成,足以与妖佛宗分庭抗礼!”

江贺相当满意。

尤其是“二皈依”的理念,一旦普及开来,妖佛之宗将受到彻彻底底的打击。

如果佛门信徒,只信奉佛法、道理。

对于僧人、佛寺、甚至是佛门本身,都抱有客观的态度。

即便未来妖佛之宗将心佛宗吸纳了,又有什么用呢?

你做了这么多恶事,人家已经不信你了!

当妖佛之宗失去了广大的信众基础。

江贺揭开妖佛的真面目时,才不会遭遇那么多抵抗与质疑。

“话说回来……”

“无论是武悠的学佛故事,又或者问答论佛,我的出场比例都好高啊……”

《灵童学佛》一书里,有百分之五的内容,讲的是武悠幼年的事情。

剩下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他在江贺身边时的经历,而且大多是通过江贺的日常举动,领悟到了佛法道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江贺就是灵童学的那尊佛。

《论佛》就更离谱。

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武悠的开场白都是“先生说过”、“先生问我”、“我问先生”……

直接改名叫《师说》、《巡天论佛》都没有半点违和感。

多少有些刻意吹捧的嫌疑。

偏偏这些又是武悠发自内心的想法——

他八岁开始跟在江贺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