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乔瓦尼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皇家龙骑兵团的官兵们早就憋着一口气呢,他们本来就是在这种街道之中只能下马步战就够憋气的了。

弗兰茨为了减少伤亡更是让正规军躲到了街垒的后面,这在他看来是无可厚非,毕竟在后世人看来能让对面主动送人头不但不丢人,还挺爽的。

但当时的军人可不这样想,至少这些从小就被灌输了一些所谓的荣誉思想的人不这么想,他们只觉得被民兵压制太丢人了。

此刻他们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让意大利佬看看我们的勇气!”

蒙塔上校撸起袖子拔出军刀,然后就被弗兰茨又按回到座位上。

“哪有指挥官带头冲锋的?”

“殿下!现在比的就是哪边士气高,只要我们压过去,哪怕我死了对面也输定了!

而且这不还有您在呢吗?”

蒙塔上校试图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这让弗兰茨很无奈。

“你这样让我怎么敢提拔你?”

“您要提拔我?”蒙塔上校惊喜地问道。

“这不是重点好吗!我是让你别去送死!”弗兰茨已经无力吐槽对方的脑回路。

“哦...”

另一方面战场之上,短兵相接比步枪对射的劣势还大,最主要的是威尼斯起义者和叛军不但一直被奥地利军队火力压制,士气也早已濒临崩溃。

更要命的是虽然之前是和躲在街垒后面的奥地利军队对射,但是气势上不能怂,所以他们此时大多刚刚进行过一轮射击。

这个时代步枪,哪怕是熟练射手也要二十几秒,更不要说这些民兵和杂鱼了。

所以他们手中的步枪连烧火棍都不如,再加上双方训练和身体素质上的差距,如此进行白刃战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单方面被屠杀。

99%的起义者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刺刀、搏杀训练,而法比奥手下的叛军作为费尔南多·李齐的部队训练水平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根本还来不及上刺刀,双方就接触了,随着一声声刺刀的入肉声是起义军士兵的惨呼,起义军的士气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崩溃了。

剩下的就是赶鸭子了,叛军在前面跑,奥地利军在后面追。不过也有让人费解的地方,那就是居然没有人投降。

这也不怪人家,毕竟战场那么乱,有人跑大家就都跟着跑,再说奥地利军队这边也没有喊缴枪不杀的习惯。

其实就算喊了对方也不一定能听懂,懂了也不一定信,毕竟之前达尼埃莱·马宁和庇护九世手下的那群耶稣会成员已经把奥地利人描绘成了魔鬼的使徒。

速胜完全在弗兰茨的意料之内,毕竟如果无法快速取胜再这么耗下去,补给都成问题。

杠杆式步枪的子弹消耗量远超蒙塔上校的预计,其他的诸如火箭弹、手榴弹之类的东西虽然好用,但是消耗量也十分惊人。

哪怕是每人双骑,十数倍于传统列兵的载弹量也经不起这么消耗。

十九世纪中期以前欧洲一名列兵通常备弹60-80发,不过国家之间略有不同,备弹量最多的是法国士兵,通常携带100发弹丸,最少的是俄国通常只有10-15发。

奥地利帝国由于各个军区风格迥异备弹量差别很大,但是根据1821年的奥地利操练手册,一名标准的列兵应该携带30发独头弹和15发霰弹。

没错!奥地利的士兵是带霰弹的,因为这玩意不需要太多训练就能打中目标。

实际上在普奥战争之前,包括美国南北战争中一名士兵在一场大型会战中通常能打出10到20发子弹已经很不错。

哪怕是俄国人的15发子弹,理论上也是勉强够用的。而奥地利帝国操练手册中的标准配弹量更是绰绰有余。

但那只对于传统部队来说,弗兰茨这支部队的射击频率和速度要远远高于传统部队,所以他才有信心直捣黄龙。

不过相应地子弹的消耗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即便是老兵不胡乱开枪在战斗中一小时打出一百发子弹也是轻轻松松的。

这也难怪当弗兰茨提出有一种新式的高射速武器可以改变局势的时候战争部的官员们会大摇其头。

实际上高射速意味着更大的消耗,意味着更多的补给,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

其实之前在加利西亚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不过好在辎重部队就跟在旁边,而且战斗结束得很快倒是没发生什么太大问题。

这一次每名士兵光是携带的子弹就有八公斤重,如果不是一人双骑的骑兵而是步兵的话那行军路上非得累死人不可。

虽说这支部队的后勤保障部队是全挽马的,但是之前行军速度太快,拖着物资的挽马毕竟不是战马。

于是乎双方有些脱节,理论上讲辎重部队会在一个小时内赶到,但路上万一再出点情况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