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巴伐利亚只撑了五天这都要归功于德意志地区发达的铁路线,此时德意志地区的铁路总长已经超过七千公里,而历史同期只有三千五百公里。
顺带提一句,此时英、美的铁路总长都已经破万,奥地利则是以八千公里位居第三。
路易·菲利普的野心并未实现,此时法国的铁路总长仅为2100公里,比历史同期的一千九百公里要强一些。
眼看着巴伐利亚倒下,其他的德意志诸侯更加胆寒了,同时这大大加强了民族主义者的信心。
各路诸侯在惊恐之下纷纷写信向奥地利和普鲁士求援,然而此时的普鲁士同样深受民族主义之苦。
各种派系都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历史上的动物园集会只有两万多人,而此时却有近十万人参加,占了整个柏林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不过普鲁士的军队还是十分生猛的,他们不顾人数劣势向集会民众开火,结果两千多人的军队遭到自己五十倍的民众的围攻。
最终国王威廉四世的副官利奥波德·冯·格拉赫将军和他的直属部队全部阵亡,一时间大街上挂满了普鲁士军人的尸体。
不过民众并没有选择冲击王宫,这样普鲁士的王室卫队长出了一口气。
然而比柏林更加混乱的是莱茵地区,当这场风暴席卷到莱茵地区之时科隆大主教直接宣布莱茵地区将获得自治权。
莱茵地区总司令卡尔·冯·哈根元帅想要派兵镇压,结果直接被身边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军官软禁了起来。
莱茵地区的几位高官大多也是民族主义者潜入普鲁士政府的“九头蛇”,眼看他们就要将整个普鲁士撕成两半。
这一切都是在十几天内发生的,对于腓特烈·威廉四世来说有些无法接受。
他现在低头,那么普鲁士恐怕难免会成为二元制国家,但是不低头恐怕要像路易十六一样连头都没了。
最后威廉四世决定写信向奥地利求援....
此时奥地利还算平静倒是没出现什么反叛和逼宫事件,但是海量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涌入波西米亚,双方将大街小巷都化为了战场。
维也纳爆发了几次游行,德意志民族主义者要求驱逐捷克人,让后者滚到喀尔巴阡山脉以东去和俄国人作伴儿。
不过由于强大的内部检查系统导致这些小规模的骚乱都很快平息,市民们也都比较安分守己。
主流媒体早就被弗兰茨掌控了,一些喜欢乱发消息的小报也被及时处理了,舆论整体上并没有出现大问题。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最难搞定的学生党还没开学。弗兰茨的计划是让学校延迟开学,此举立刻引起了广大学渣们的热烈响应。
提前来校的全部遣送回原籍,以科研名义留下的必须进行考试,合格送到蒂罗尔继续科研,不合格直接遣返,如此操作之下,起义者的战斗力顿时下降了两个量级。
十九世纪的大学生过于宝贵,弗兰茨实在不忍心痛下杀手,但年轻人毕竟容易受到一些情绪和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也只能出此下策。
北意大利地区在强大兵力的镇压之下,看起来也十分平静。
同时巨额罚单也让那些地方豪强忌惮三分,穷人大不了去殖民地还债,但是那些富豪乡绅可是要破家的。
阿尔·帕西诺·柯里昂和他手下的帮派分子,以及那些同为外来者的势力们对那些平日里欺负他们北意大利的地头蛇施行了大规模报复。
大量的丑闻被爆出,这些消息在酒馆里广泛传播,民众可不想当傻子,自己流血、流泪让老爷们摘桃子。
至于那些民族主义者和庇护九世手下的耶稣会成员丑闻更多,前者中很多都遭到过通缉,后者则是为富不仁和故弄玄虚的典型。
其实不只是维也纳的媒体,北意大利地区的大多数报社也都和弗兰茨有生意上的往来,甚至直接受到其控制。
所以报纸上只会出现应该出现的东西,而不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东西,这是奥地利政府对于反叛者的单方面屠杀,不存在有反击一说。
除了波西米亚地区有些混乱,其他地区基本都维持着正常秩序,国家的运转相对正常。
梅特涅正在考虑向德意志地区出兵的问题,但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因为天知道奥地利会不会遇到同样的麻烦。
弗兰茨一面在蒂罗尔招兵买马,一面也在搜集国内外的情报,看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奥地利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风雨飘摇了。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匈牙利人没有动静,当然匈牙利人也不傻,他们不可能在奥地利没有发生动乱的情况下贸然行动。
至于意大利地区,无论是撒丁,还是教皇不过都是一些跳梁小丑而已。
弗兰茨敢保证,此时如果卡洛·阿尔贝托敢轻举妄动,就会有至少十万军队攻入都灵。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