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美泉宫。
当弗兰茨还在计划着如何开发德兰士瓦的金矿,而又不被其他国家发现的时候。
老比勒陀利乌斯在德意志邦联大会上的失态表现让前者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
奥地利独占德兰士瓦在此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年布尔人就是这样成为英国人刀下亡魂的。
老比勒陀利乌斯不想要王国,无论弗兰茨是否同情布尔人,但以后者的立场是不可能支持这种人的。
既然他们不想做国,那就只能当殖民地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统御这片遥远之地了。
布尔人并不是一个没有血性的种族,从血河之战和后来的英布战争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民族非常坚韧,也不畏惧强敌。
弗兰茨甚至都有点开始后悔太早介入南非的事情,后悔帮助这群自称“德意志人”又不想受德意志邦联管束的家伙了。
其实这么说也不对,毕竟此事能闹得起来,完全是民族主义的狂热情绪在作祟,与其说是帮助他们,倒不如说是被民主主义者所迫。
相比之后的1848年,此时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细雨罢了。
如何掌控德兰士瓦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急,但是却并不简单,像英国人那样采取强硬手段肯定是不行。
倒不是战争打不赢,而是代价太大了。奥地利本土距离德兰士瓦太远,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历史上英国人的覆辙。
英布战争是英国人漫长的殖民史中损失最大的一次,就连大名鼎鼎的丘吉尔都成了布尔人的战俘。
最后英国远征军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总人口数量,在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之后靠着焦土政策才勉强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奥地利虽然在南部非洲有两块殖民地分别是坦桑尼亚和纳米比亚,但是暂时却不具备将其与德兰士瓦相连接的能力。
德兰士瓦和奥地利的东非殖民地中间隔着葡萄牙人的莫桑比克,而内陆并没有已开发完成的路线。
至于纳米比亚殖民地看起来距离德兰士瓦很近,但是却有高山阻隔几乎无法通行,而且依然要面对非洲内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野蛮、好战的土著。
不过倒也不必太担心,因为这次只是老比勒陀利乌斯个人行为,并没法代表所有的布尔人。
弗兰茨想要分化瓦解他们并不困难,但此时对远在天边的德兰士瓦动手又太早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此时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可谓是一穷二白,鸟不拉屎的地方。
否则英国人也不会半卖半送地将这么大一块殖民地拱手相让,其实这么说也不对,因为这块地英国人还没吃下呢。
这种慷他人之慨的事情,英国人确实没有理由不做。
至于那五百万,或者说今年要交付的一百万其实是英国人的催命符。
因为预期钞在德意志邦联内部虽然具有与金属货币相同的购买力,但是英国人只能在德意志邦联内部买东西。
两成的现金,八成的货物,英国的经济危机会更加严重。
实际上这也是在消化弗兰茨手中的黄金,有的时候钱多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弗兰茨不得不考虑经济发展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市场的钱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防奥地利最后步了西班牙帝国的后尘。
不过这个游戏很快就要玩不下去了,因为新的巨型金矿将会被发掘。弗兰茨虽然也做了布置,但是想要独占是不可能的,想要消息不泄露是更加不可能的。
所以弗兰茨要尽快合理地将自己的黄金投入市场,这样才能减少自己所受的冲击。
对于德兰士瓦,弗兰茨只准备派一些传教士和教师去。相比武力征服和经济控制,弗兰茨觉得从文化思想上入手更容易。
先培养一批“真正的德意志人”再说,同时得让当地人知道德意志邦联都做了什么,绝对不能让人觉得这是老比勒陀利乌斯个人的功劳。
如果必要,弗兰茨不介意让大西洋里再多一具浮尸。
此时派驻官员完全没必要,而且是下下策,先不说当地人会不会接受管理。
在这种荒凉、偏僻且贫穷的地方,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官员要么把当地人欺负死,要么被当地人欺负死。
相比他们,肯定是在当地生活了几百年的布尔人更熟悉当地情况。他们除了能制造矛盾和添乱以外,并没有什么太多作用。
至于传教士和教师,这些人与底层沟通更多,懂得用权势以外的东西来降服别人,更加容易融入当地的圈子。
最后关于土地性质,弗兰茨觉得可以将德兰士瓦(实际包括奥兰治)地区视为德意志邦联殖民地。
对于弗兰茨的提议,梅特涅感到头疼。因为看架势其他邦国是不准备出钱的,五百万英镑五年付清,这可并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