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81.第1379章 悖命老胡  北朝帝业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图不过是当年俟斤落败、送于唐国饲养的犬儿罢了,他今既然赶来犯我,我自当将他擒获,割下他的首级传示诸部!区区一个唐国的走狗,哪里值得我作退避!”

“摄图虽不可惧,唐国却势力雄大。就连你堂兄俟斤早年那么勇壮之人,都不免为其所害,难道还不能令你心生警惕、敬畏强敌?”

听到儿子这般回答自己,室点密当即便皱眉训斥道:“如今唐国皇帝在河西举兵几十万之众,还不知在蓄谋什么险计。我今需坐镇浮图城来防备唐皇,不能率部前去救援薛孤延,故而遣你。但你若如此轻率,那也不必去了,我自遣你兄弟前往!”

“我去、我去,一定遵从可汗命令,绝不轻视敌人!”

阿史那玷厥闻言后忙不迭收敛狂态,一脸恭敬的说道。

他父亲儿子同样不少,未来谁人继承汗位尚未确定,因此每一次统兵出征的机会对于他们这些儿子来说都非常的珍贵,可以趁机创建军功、壮大自己的势力,成为日后继承汗位的筹码。

薛延陀乃是铁勒诸部当中势力颇为强盛的一支,此番若能率军往救,自然将其纳入自己麾下,阿史那玷厥当然不想错失这个机会。

西突厥如今统摄西域诸邦国以及诸多草原部族,单单聚集在可汗浮图城附近的控弦之士便多达二十余万,在分给阿史那玷厥五万人马前往奔救薛延陀之后,室点密麾下仍有雄军巨万。

在确定了大唐方面的意图之后,室点密心中越发警惕起来,接连派遣斥候游骑南去打探消息。果然不多久,便又被他探知到一个最新的消息,那就是高昌王麴乾固竟然暗中投靠了唐国,并且图谋率领其国民向东迁徙,脱离西突厥的统治。

“高昌汉儿果真心腹难得、不可轻信!”

得知此事后,室点密又是愤怒不已,越发感受到唐国皇帝的手段之凌厉,一次出手便是两路出击、软硬兼施,虽然没有直指他的命门,但也足以让他手忙脚乱、疲于应对。

于是接下来室点密一边分遣一支人马奔赴高昌国中,准备威吓高昌王放弃这一危险的想法,另一方面则亲率部众南下伊吾,如果高昌王当真不听劝阻而执意东迁,他便要在伊吾此境予以阻击。

唐军若来,则便于此大战一场,让世人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西域霸主,若不敢至,那么在解决完高昌的骚乱后,他还要进一步的进攻敦煌,给唐皇还以颜色!

此时的高昌国中,同样纷乱不已,对于国主麴乾固准备举国东迁投奔大唐的决定而吵闹不休。高昌国虽然是以汉人为主体的邦国,但因地处西域,其他族类同样不在少数。而且就算是国中汉民,也未必就乐意祖辈居住经营的家业而背井离乡。

历史上也有高昌国王因为地接蛮夷、恐为群胡所逼而想要东走内迁,便是麴氏高昌之前的马氏高昌。当时的高昌王马儒奉表到北魏朝廷请求内附,当时北魏孝文帝也答应下来,并且决定割伊吾五百里供高昌国人居住。

然而高昌国人眷恋故土,不肯东迁,于是国中便发生骚乱,高昌王马儒遭到弑杀,国人又推举其长史麴嘉为王,由此便开始了麴氏高昌的历史。

麴乾固此番要重蹈前人覆辙,心内也是非常紧张。不过与当年形势所不同的是,如今他所投靠的大唐较之北魏要更加的强大,而且唐皇如今正亲自统率大军驻守河西,如果不抓住这一次的机会,那么未来再想摆脱西突厥的控制恐怕就要更加的困难!

好在唐皇对此也表示理解,在麴乾固归国的时候便派遣三千精骑为其护卫,这才使得高昌国中纵然有人心怀不满,但为唐军铁骑气势所慑,也都不敢轻举妄动,只敢在王宫外高声呼喊劝阻。

“突厥丑胡,蛮夷之性近乎禽兽,虐我国人,横征暴敛,以致我国民不聊生。今幸有天唐雄起、诸夏复兴,今我国人若仍不往附,真要儿孙血脉俱处蛮荒、流于蛮夷?”

麴乾固心意已决,甚至于当西突厥使臣抵达其王都时,他更亲自率领卫队将使者一行袭杀,将西突厥使者首级悬于王宫门外,向着宫外仍在意图劝阻的国人喊话道:“孤承祖荫享此国业,自谓无功于国人,唯今率引意图归义者归附天唐。尔等群徒若道不同则各自散去,自此异路!有愿相随投唐者,来日王都城东集结,共同东去!”

在麴乾固态度强硬的坚持之下,国中的争论也渐渐平息下来。一些畏惧突厥且无意投唐者,各自归家思忖别计,而其他愿意追从东迁者则更没有时间吵闹,全都在争分夺秒的收拾家当,准备东行。

高昌国中纷争平息下来,但是西域诸方却因此国将欲东迁的消息而震惊不已。伴随着高昌国东迁这一消息的,是大唐与西突厥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开始变得直接起来,在敦煌驻扎多日的大唐军队也开始逐步开拔、向敦煌西北方向的伊吾而去。

两路大军都将伊吾作为行动的目标,一时间也令得此方天地气氛变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