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3章 我数到三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吴老师。

有她提点这一句,算是对李学武有个交代,也对吴老师有个交代。

毕竟这层关系和谋划她是知道的,真要不闻不问,吴老师那边说不得要很尴尬。

李学武去津门带东西,必然是要说她交代带去的,双方心照不宣,彼此面子上都过得去了。

——

早晨跟打仗似的,终于收拾妥当。

顾宁去上班,李学武带着李姝先去四合院,再往厂里走。

正因为要拐一下,所以是比往日里要提前出来的。

家里就剩下秦京茹和孩子了。

好在是现在孩子还小,哄哄就能睡,哄着就能玩。

她有时间收拾家务,更有时间准备晚饭和午饭。

顾宁自己定的是回来吃饭,顺便喂孩子,尽量保证孩子不饿着,不让秦京茹抱着孩子往医院跑。

现在流脑病毒正猖獗着,孩子抵抗力弱,真怕有个好歹。

对于秦京茹一个人照顾孩子,李学武和顾宁都没有过分地担心,一来是日子久了,有了信任,二来秦京茹在家都照顾好几个弟弟妹妹了。

“呦嚯——!李姝回来了!”

李学武刚抱着闺女进院儿,便见着傻柱往外走。

“这么早上班?少见啊!”

“少扯淡,我一向遵守纪律!”

傻柱笑着梗了梗脖子,逗着李姝道:“叫伯伯!”

“伯伯——!”

李姝识逗也识人,早认识他是谁了,奶奶哄着她的时候也教了她叫人。

所以傻柱逗她的时候,她奶声奶气地就喊了人。

可能不止四九城是这么个规矩,按照老太太的说法,东北那边也是这么教孩子的。

出门在玩,认识的该叫啥叫啥,晚辈的要主动问好叫人,不能不说话。

就是胡同里的淘小子,放学回来见着有老头坐在门口,不是一个院的但认识的,路过了也要叫声爷爷。

等走在胡同里,是父亲的朋友,是家里的父母的同事,叫伯伯,叫叔叔,这叫礼貌,也叫懂礼数。

你瞅着,胡同里谁家孩子见着人不言(读粘)声低着头就过去了,准要叫人说道。

当然了,无论是多大岁数的,都不会跟孩子一把见识,又是招呼的事。

但他们会问你是谁家的,然后就会对你的父母有了一个不会教孩子的印象。

现在说两句不痛不痒,不轻不重,但等你闯祸的,到时候且看着。

人家还不什么话都传出来,从你小时候见着人不打招呼一事,能引申到你犯错误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你要是出息了,人家也就不提这件事了,只当你小时候聪慧羞涩,当个笑话说了。

人家都要说,谁家谁家孩子,打小就聪明,看着就像当干部的材料。

嗯,他要是看得这么准,怎么不给自己家孩子看看呢。

都是后找的,都是马后炮,都是漂亮话,都是为了说给你听的。

所以啊,不知道南方是如何的习俗,反正北方的孩子不能不会说话。

要是遇着津门的孩子,那小漂亮磕儿就更多了,还有俏皮话呢。

当然了,孩子都是好孩子,看父母教育,也看成长环境。

这孩子要是没遇着好人,好邻居,好街坊,也容易受影响。

你瞅着有大人没羞没臊,没有尺度地逗着孩子,什么话都往外说。

你爸爸干啥呢,你妈妈干啥呢,你爸爸和你妈妈晚上在家干啥呢。

他觉得他问的这些问题就是一些人站在一起,逮着一个孩子逗着玩了。

要是听见小孩子口无遮拦说了家大人的事,他们必是要爆笑的。

他们拿这个当笑话逗,全然不顾小孩子啥也不懂,还以为这是好事呢。

孩子家大人不在,都拿他当傻子哄着,说着让人爆笑的羞事。

这孩子在未来一段时间算记住了,只要家里有点啥事都往外说。

要是家长及时管住了,打两次,并且告诉孩子这些事不能说还好。

要是管不住呢,以后这孩子是不是废了,得多大才能自己明白过来。

他家大人的声誉和形象是不是就在这一声声的玩笑当中毁了。

再回头看看这孩子,他总有长大的一天,总有明白事的一天。

到时候他一定记得以前有人逗他说家里的事,拿他取笑当乐呵。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有人还会提出来这段往事当笑话。

他们当笑话,可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心中的伤口了。

再玩笑,就是在伤口上撒盐。

有懂事的自强自立,通过提升自己获取成就,让那些人闭嘴。

可这样的孩子又能有多少呢。

多数是用同样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