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 老李变了~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产保证梯队的传承有序,那就不会出现危机。

所以在李学武提出这个合作方案的时候,日商和港商南德都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

他们也在赌,赌内地五十年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赌内地的经济腾飞追不上他们的技术迭代。

只要他们的技术跑的快,那代工企业永远都是给他们打工的。

而代工企业在解决社会用工的同时,享受高水平的机械技术转化率,也在持续创造收益。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意外是什么?

意外就是内地技术实现突破,代工企业拥有了核心科技,超过了他们能提供的生产技术。

那个时候形势就会发生逆转,如果没有关税保护,他们的代理区就会成为内地商品的倾销地。

所以外商在赌,轧钢厂也在赌,赌内地的技术发展能不能快速追赶世界领先水平。

那如何保证代工厂的产品不会流向内地呢?

这个保证不了,且是李学武在谈判时就明说了的。

生产计划里,一定要有一部分是保留下来的。

外商不要管这些产品怎么处理的,也不用担心流向外面。

日商几个人都不是第一次跟内地合作了,自然清楚这项条款的深层含义。

所以西田健一主动代表三人团,答应了下来。

这一条是李学武开的后门,怎么使用,怎么分配,要留给李怀德,留给接下来要用到的关系。

可以供给厂内部作为福利,也可以销售给联合企业,或者摆在特约商店里售卖。

这些商品不在生产计划内,不需要任何票据,自然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

那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有没有?

不能这么问,应该说多不多。

参观过交易会之后你就知道多不多了,你会发现内地见不到,用不着,甚至是不会用、没见过的好东西。

裘皮大衣、抽纱刺绣、各种像外星来客一样用途不明的小家电……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交易会上的展品虽然看着让人眼馋,但和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外向型企业大多看不上内销市场。

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也成了“潜规则”。

李学武提出要搞的电子工业产业集群,其实就是外向型企业。

那食品工业的几个工厂是不是?

当然也是,内地暂时还消费不起这种高端商品。

以茅台酒为例,出厂价摆在供销社里你看有人买吗?

那未来为什么要翻倍去抢,这就是消费能力。

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解决生活质量问题。

所以现在李学武给轧钢厂定的发展理论也是这样。

解决不了尖端的科研技术,那就先跟外面对接生产力,总得有一样是在手里的。

先解决用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

日商代表对于李学武的态度也从讨论的最开始质疑,到慢慢理解,越往后谈判速度越快。

互相都清楚对方的诉求方向了,纠缠的无非就是盈亏平衡点。

景玉农带着运算团队,在华清的支持下,把这个点计算的很透明了。

李学武在谈判的时候当然不会把底线交出去,不仅加了五个点作为谈判基础,还附加了一些苛刻的条件。

最后日商以其他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代采作为条件,让李学武在谈判桌上做出了让步。

五个点只保留下来三个点,附加条件也减少了一半。

这在轧钢厂谈判团队心中已经是大胜利了,可李学武依旧是惋惜。

如果不是西田健一和中村秀二主动提出代为采购先进汽车和冶金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李学武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平衡点是透明的,可李学武的身份坐在这里跟他们谈,怎么不得值三个点啊。

再加上其他附加因素,他真想啃下五个点来。

他都想过了,这五个点争取下来,至少能给厂里再添十几栋住宅楼。

可惜了,这些条件应该是对方早就调查和准备好了的,就为了留在后面杀他的价的。

知道轧钢厂在搞汽车生产工艺,炼钢厂在做冶金工业变革,所以准备了这么一手。

你说外部限制?技术封锁?

别看小鬼咂是丑国的干儿子,可他们没少干坑爹的事。

什么技术和设备是他们不敢卖的啊,只要有利可图,这些商人连……嗯,不说了。

没看西田健一不断给桃谷绘里香使眼色嘛,为了拿下李学武,他都要搞小动作了。

可惜了,张松英的任务完成了,就剩下最后的素材整理,材料筹备都有办公室在做,她不用出去跑了。

所以一边做着服务工作,一边监督日商里的这个小裱砸。

在送他们离开的时候,西田健一有意委托桃谷小姐作为联络代表,组建办事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