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看来,美丽国就是世界大BOSS,当之无愧的老大。
不过现在,大明京城遇到危险了。
殷士谵收集到的消息,也仅限于兵部要蓟镇调回兵马,可实际进展还不知道。
“山海关那边的人马,怕是短时间内指望不上。”
魏广德开口说道。
他也只是按照明军行军速度和两地距离做出的判断,若是蓟镇大军在三屯营出发,两三天时间先头部队就可以抵达京城外围,最起码到三河是没有问题的。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鞑子从密云突破长城,就只有南下一条路,过顺义继续南下,一左一右就是京城和通州。
只不过,不管是来京城还是去通州,鞑子首先得能过河,温榆河和潮白河。
屋里人都知道,当年俺答汗几万大军逼近京城,就是因为无法渡过大河,在各地援兵赶到京城后不得不退出边墙。
“这会儿,西苑应该也在商议此事。”
张居正开口说道。
当下的情况,在他眼里其实很简单,就是照抄十多年前那次就成。
京营士卒做好准备,上城准备防守,京城戒严,禁止闲散人员出入,然后就是向宣大、延绥、山东、河南等地抽调卫所进京入卫。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京城知道的入关的鞑子人马当在上万人,具体多少并不知晓。
因为鞑子突破墙子岭长城时,明军只是根据规模大致估算出人马在万人左右,为了怕出错,直接按上万人马报的,燃放起报警烽火。
此时,京城知道的敌情,其实和当年俺答汗亲帅大军来时差不多。
上万穷凶极恶的鞑子入关,由不得朝廷不紧张。
张居正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一遍,这些措施其实还是他当年在京城时看到的,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一遍回忆,一边翻看当年的记录才想到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西苑很快就会发布京城戒严令和朝周边军镇下令调兵救援。
不过在京城商议此事之时,东面的蓟镇总兵府里,蓟镇总兵孙膑也是如坐针毡。
他前些日子接到蓟辽总督杨选的手令,抽调精锐东进援助辽东。
现在人马出去了,可鞑子去出现在密云。
现在三屯营剩余的人马,以步卒为主,机动力强的骑兵大多已经派出,手下勉强能拼凑出两千来人。
这么点人马,够干什么?
何况,这次鞑子突破的是他负责防守的地段,即便有杨选的原因,可他的责任也不小。
他已经在接到烽火消息后,第一时间把杨选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蓟镇总兵孙膑,他可不是写出《孙子兵法》那位,按照后世的说法,他就是个昏聩之人,靠关系和履历升迁上来的。
因为做事比较死板,所以杨选想靠张嘴就调动兵马肯定不行,所以必须给他下达手令才会执行。
不过,现在他要考虑的不是拿着那份手令去推卸责任,而是要想着怎么解决入关的鞑子。
盯着桌上的舆图,他还在考虑该怎么办,他也是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鞑子从哪里破墙而入,古北口、密云这些地方还在不在......
三屯营剩余兵马已经开始集结准备出发,搜集周遭骑兵,他要先带着他们去遵化,然后是蓟州,直奔三河,至少是在京师的外围地区驻扎。
至于剩下的兵卒,那就跟在后面过来,两条腿的始终跑不过四条腿,孙膑也不敢和他们一起行动。
对上鞑子骑兵,还是和骑兵呆在一起比较保险。
“嘭。”
一声响发出,房门被人推开,一个穿千户甲的将领快步进屋,手里还拿着一根竹筒。
“大帅,城墙上传来的消息。”
那千户把手里竹筒递给孙膑,孙膑快速接过打开,抽出里面的信纸看了起来。
“磨刀峪墙子岭入关。”
边看,嘴里边念叨道,随即放下信纸看向舆图,确认位置。
“派人上城墙,一会儿骑兵集合完成我就先带人去遵化,有古北口、密云等城的消息,直接截住给我送过去。”
孙膑下令道。
他一直在等城墙上送来的信息,确认鞑子突破口,现在知道了,骑兵就要随他出发了。
上万蒙古骑兵,可不是他这两千人可以抵挡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都必须带兵先去三河,至于要不要到通州,那就要看情况了。
明军在三屯营剩余骑兵在领取补给后就随着总兵大人出发,而步卒还需要准备,不过晚上的时候干粮就应该准备齐全,也可以连夜出发,朝遵化开进。
至少这一路上,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就算抹黑也不怕。
蓟镇的将领们,自然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