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位置发动攻击,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是没办法集中精锐发动围歼战术的。”
听了马芳的解释,魏广德自然明白什么意思。
他也只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才会有之前那样的判断,其实坐下来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北边最近有没有什么新消息传回来?草原上就没有出现和俺答汗势力接近的部落吗?”
此时蒙古似乎是俺答部一支独大,魏广德自然希望辽阔的草原上也能出现新的强大的部族,他们必然为了获得生存空间相互征战,也就是内耗。
“没有,现在北边草原稍微有点实力的也就是左翼三部,但是为了避免被俺答汗部吞并选择东迁以后,就再也没有部族可以和俺答汗部对抗了。”
马芳摇头说道。
“左翼三部东迁到了什么位置,他们的大汗现在是谁?”
魏广德不由得想起之前翰林院里的讨论,实际上在他进翰林院以前,里面大部分翰林官都还以为蒙古是一体的,直到前年他从宣府打完仗回去一说,翰林官们才知道蒙古部族之间争斗也是很激烈的。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魏广德听马芳说的。
不过翰林院收集的文献资料很多,所以大家跑到藏书楼一顿翻找,还真找到不少关于蒙古各部的资料,只是时过境迁早已经物是人非。
看那些书,只能研究蒙古诸部的历史,对于当下却是毫无意义,所以这次魏广德见到马芳,自然也打算再了解多一些东西。
“听说左翼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一部分选择东迁,据说是在辽河河套地区,现在的左翼公认的大汗是达来逊库登汗,能力上肯定没法和阿勒坦相比,不然也不会选择逃离,就是因为惧怕被阿勒坦吞并。”
马芳皱眉想了一会儿才说道,他回到大明多少年了,对于蒙古那边的消息也就是通过走回人和俘虏口中了解一些,信息都很是零散。
他需要把这些零散的消息拼接起来,自然需要动动脑子。
大明朝到现在,其实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军事情报系统,边镇中使用间谍等刺探军情还更多的是派出斥候,而不是派出间谍。
当然,也可能会有将领在作战中灵光一闪想到这个,派出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显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锦衣卫或许已经承担这样的任务,但是他们只对帝国顶层服务,也就是只有嘉靖皇帝可能才会知道这些外藩情报。
魏广德对辽河河套在哪里当然是不知道的,估计应该是靠近辽东的地区。
“左翼三部都是叫什么部族?”
魏广德忽然心中一动,问道。
“左翼三部最强大的就是察哈尔,还有喀尔喀部和兀良哈,右翼的鄂尔多斯、蒙郭勒津、永谢布,这都是达延汗那个时候分封的,阿勒坦就是鄂尔多斯部首领,右翼三部共主。”
听了马芳的回答,魏广德点点头,兀良哈还有察哈尔他倒是有点印象,至于鄂尔多斯,魏广德不知道那个部族,但是知道那个地方,脚下全是煤。
不过这六个部族却没有魏广德熟悉的科尔沁,他就有点搞不懂,难道科尔沁是这六个部族中一部后来改名字了。
只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大明官员来说,去分辨蒙古各部族太麻烦,他们一般只认准部族首领就够了。
比如俺答汗所部,在明廷就统一为俺答部来称呼。
对于明廷储相们对蒙古的糊涂认识,魏广德虽然觉得很不对劲,可是他也没办法改变什么,因为他也分不清楚蒙古各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是个什么关系。
他只是潜意识里认识到,如果搞不清楚蒙古诸部之间的历史和关系,对于想要分化、拉拢蒙古诸部可能不会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
魏广德不清楚的是,马芳口中的左翼蒙古东迁在历史上被称为“左翼蒙古南迁事件”,这次迁徙事件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在之后几十年中直接影响到大明朝走向。
实际上在左翼蒙古东迁之前,蒙古人虽然也偶尔会出现在大兴安岭东南大,但是不管是规模还是驻留的时间都不会很长。
随着左翼蒙古的迁徙,不可避免的他们和北边的女真部族开始产生了交际,同时他们的到来也增大了辽东明军承受的军事压力,并最终在女真和蒙古的联军进攻下一败涂地。
就在魏广德和马芳聊着北边蒙古部族关系的时候,东南边之前派去查看怀来方向的探马已经打马往回跑,看样子像是发现了目标。
人还在他们后面的话,他们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果然,在两名护卫奔到魏广德身前勒住坐骑,拱手向魏广德禀报道:“前面大约还有半日路程的地方发现了浙江的官差队伍,还有囚车。”
“怎么这么久才回报?”
魏广德诧异道,派出他们可不是刚刚,而是之前就已经派出去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