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一章 崇平帝:诸卿,且随朕下城相迎……  红楼之挽天倾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道:“好了,别问东问西的了。”

真是嫌他日子太好过是吧?

探春却喜欢这样与自己的亲昵,芳心羞喜交加,羞嗔道:“珩哥哥。”

贾珩轻声道:“其实想和妹妹说兰儿妹妹的事儿,她也挺可怜的,家中出了那么大的事儿,你们两个性情都是刚强的,平常多亲近一些,她身上其实也有你的影子,平常也喜欢史书和兵书,你们两个可以成为好姐妹的。”

探春闻言,点了点头,道:“珩哥哥,我记下了。”

她也不知为何,许是正因为性情有些类似,但那兰姐姐偏偏姓甄,所以心头才有些别扭?

贾珩道:“好了,等会儿该晚饭了。”

及至傍晚时分,贾珩返回平常的起居室,看向已是坐在那边儿的咸宁公主,问道:“咸宁,婵月呢?”

“婵月陪着林妹妹谈论诗词呢。”咸宁公主柔声说着,款步近前,抱着贾珩的腰,将脸颊贴靠在贾珩怀里,问道:“先生,京中舆论最近又起了变故?”

贾珩低声道:“南安郡王严烨,也倡言支持与女真暂修和约。”

咸宁公主蹙了蹙眉,说道:“南安郡王他下场支持和谈。”

“他为军机大臣,又是武勋,这下子主和派声势大震,只怕等到了关中,京中一些内阁阁臣、六部尚书也会下场了。”贾珩道。

其实和谈这回事儿,如果女真三五年不进攻,那大汉正好有时间发展,但关键是要女真肯定要要回多铎,这无疑是让他累死累活营造的一次鼓动军心士气的大好机会付之东流。

而这想来也是女真高层的真正目的。

这决不能容忍!

咸宁公主道:“那先生怎么应对?”

南安郡王虽然是魏王兄的老丈人,但夫唱妇随,先生如与南安家不和,她自是要站在先生身边儿。

贾珩道:“先加快速度回京。”

……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贾珩的船队离了省府开封,在洛阳并未做休息,就向着长安进发,终于在崇平十五年十二月的上旬进入关中之地。

而此刻,关中大地刚刚下过一场雪,河面倒并未结冰,可堪行船。

而随着贾珩逐渐到达神京城,京中那股和议之声的舆论之风也渐渐刮将起来,从国子监祭酒刘瑜中,再到翰林学士柳政、礼部侍郎姚舆、刑部尚书赵默、吏部侍郎方焕,从齐党到浙党,不同派系的官员纷纷下场表态,可以与女真和议。

这些人也未必全部是想着以和议,或许还有一些是想着在和谈以后,励精图治,韬光养晦。

但究竟是励精图治还是继续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这个谁也说不了。

换句话说,发轫于科道的这场舆论已经蔓延到了侍郎、尚书一级的官员,在战和之事上,大造舆论,试图用一场舆论攻势迎接贾珩的凯旋。

在崇平帝的坚持下,神京百官仍是来到了神京城东城迎接贾珩的凯旋之师。

彼时,北风呼啸,官道旁的荒地上还有着雪堆融化后的水痕,树叶凋零的杨柳树枝在寒风中飒飒摇动,一派冬日肃杀之景。

青砖和条石垒砌的城墙之上,一把黄色橦帆伞盖下的中年皇者,在众大臣、内监拱卫中,如一棵苍松,面容期盼地举目眺望着远处的河面,周围的锦衣府卫打起的仪仗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戴权在一旁拿着拂尘,也踮起了脚,眺望着霸桥的河面上。

此刻下方列队相候的军士,在寒风中执刀而立,呵出的热气成团。

杨国昌此刻在寒风中,胡须随风而动,苍老面容之上见着冷然之色涌动。

文武百官在寒风之中迎接着小儿,小儿何德何能?

韩癀与赵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出凝重之色。

永宁伯回京,回顾其人以往的战绩,以其人刚硬性情,只怕京中政潮更为汹涌。

南安郡王此刻也与几位军机处司员在不远处站着,面容冰冷,心头也在冷笑。

这才立了多大一点儿功劳,就得天子殊遇如此,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宁国公死而复生了。

而不远处的魏王则在眺望着,目中涌起振奋,一旁的宋璟将一些阁臣的神色收入眼底,脸上却若有所思。

其实,崇平帝也是以此法,震慑京中渐起的和议之论。

就在这时,站在墙头之上瞭望的军士,目力极佳,见到一点船影,高声道:“圣上,来了,人来了。”

众人闻言,不管如何作想,都拢目观瞧。

只见波光粼粼的河面之上,一艘艘高大如城,桅杆高悬的船只鼓动风帆,逐渐接近,而沿路护送的锦衣缇骑和骑卒已踏过枯萎深深的草丛,马蹄在蒿草之中翻滚来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