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二章 崇平帝:朕龙体好着呢!  红楼之挽天倾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河南,巡抚衙门

子夜时分,后院书房中的烛火还依稀亮着,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坐在太师椅后,提笔悬腕,伏桉书写。

贾珩定了定心神,托起一旁的茶盅,喝了一口清茶,将齿颊之间的阵阵甜腻雪香压下。

刚刚欣赏完舞蹈,就即刻写着书信。

先前晋阳要来河南的事儿倒也提醒了他,先前好像给家里写家书,忘了给晋阳写着书信?

于是不由发散联想,在河南一呆要两三个月,只怕还需经常往家里写信才好。

贾珩思忖片刻,将一封刚刚晾干字迹的书信装进信封,在封面上书写“元春亲启”的字样,旋即以火漆蜡封了信封,剑眉之下目光深深,低声道:“不如都写一封,看着也不起眼一些,就是不能……不能送错了,不然,那就当场去世了。”

他之所以先前不写给晋阳的书信,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书信这东西就发诸笔端,落于文字,一旦为人所截获,就有安全性的问题。

故而,哪怕现在写着,对元春还有对晋阳长公主,里间也都是寻常的问候之语,这倒没什么。

接下来,是要写给秦可卿、宝钗,她们两封书信可以装在一起,这样可卿就可以将书信递送给宝钗。

再有一封,就是写给惜春,她和妙玉两人装进一个信封。

黛玉可以单独一封,这倒没什么大事,湘云可以与写给探春的信封装在一起。

甚至贾政以及老丈人秦业,也都各自写了信。

至于信纸中的内容,自是叮嘱着离京之后的事儿,对公务以本分勤勉为要,对朝堂齐浙两党之争不可间与,遇事多写书信询问他这边儿的意见。

另外还给董迁写了一封,询问了五城兵马司的近况,或者说隐晦问起,魏王那边儿的近况。

而就在贾珩“群发”书信之时,西跨院,厢房之中,澹黄色帷幔脱离金钩束缚,垂落而下,而里厢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借着高几上的明亮灯火映照,将一个坐在浴桶中的云堆翠髻的丽人身影,倒映在屏风上。

咸宁公主云鬓挽起,现出那,藕臂舒扬,撩起带着花瓣的热水,轻轻搓洗着雪子上的口水,热气腾腾之中,一张芳姿婧丽的脸颊已然滚烫如火,嫣然如霞,至于晶然明眸,则满是失神。

先生刚刚真是……简直与平日天壤之别,宛如小孩子般。

可她为何没有一丝讨厌,反而心底有着些许窃喜呢?

呀,她都在胡思乱想什么。

只是,先生那般对她……什么时候娶她?

咸宁公主一时陷入失神。

洗了一会儿,也觉得没有头绪,拿起毛巾擦了擦身子,换上衣裳,躺在床上歇息。

……

……

翌日,天光大亮,晨曦刚刚披落于巡抚衙门上空,贾珩就唤着咸宁公主用罢早饭,在大批锦衣府卫士以及京营骑军的扈从下,一路骑着快马,赶至兰阳县巡查河堤,及至傍晚时分,澹方从河堤而返,重新回到巡抚衙门。

“先生,兰阳县城那边儿的河堤好一些。”咸宁公主鬓发因微汗黏在鬓角,面色虽有疲惫,但清眸却湛然有神,在贾珩身侧轻声说道。

贾珩叹道:“那里地势险峻,河床陡高,还需加固才是。”

在咸丰年间的黄河最后一次改道,就是在兰阳县瓦厢口决堤,造成后世的黄河流向格局。

贾珩与咸宁公主,说话间,前往宋暄之家。

宋暄一家四口暂且居住在开封府城区的一座宅邸,前后三进的宅院,此刻宋暄换上一身圆领长袍,与妻子岳氏,降阶而迎,恭候多时。

因为咸宁公主之故,将贾珩当作了通家之好。

“宋国舅,久等了。”贾珩寒暄道。

下了衙堂,贾珩也不知道如何称呼,如唤着宋兄,肯定要吃咸宁的一记白眼,如唤着宋知县,又有一些太过摆谱儿,只能唤着一声宋国舅,以示尊敬。

在衙门里,宋国舅也是以上下级称呼着他。

许是因为科甲出身,宋暄并无寻常皇亲国戚的骄横,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见到咸宁和贾珩两人,笑着相邀道:“也没等多久,听巡抚衙门的书吏所言,子玉是刚从兰阳县过来?”

贾珩道:“刚刚回来。”

另一边儿,咸宁公主唤着宋暄之妻,轻声道:“舅妈。”

岳氏年纪也才二十四五岁,面皮白净,温柔宁静的花信少妇,笑意嫣然,目光打量着飞鱼服、腰间配绣春刀的少女,笑问道:“咸宁,怎么穿着这一身?”

说着,亲近上前去拉咸宁公主的玉手,轻声道:“看着也风尘仆仆的。”

“这不是刚跟着先生从河堤巡查而返,还没来得及换着衣裳。”咸宁公主眉眼弯弯,柔声说道。

宋暄这边儿伸手相邀着贾珩进入花厅,回头看见锦衣府卫士抬着的礼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