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四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  红楼之挽天倾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义之财,与彼沆瀣一气的贪官污吏,不论事涉乡、县、道、府,绝不姑息养奸。」

最后,提到了廉政教育,包括不限于编制《恶人录、《贪官传,通过说书先生、戏曲、大鼓、评书等宣传方式在士林府州县学进行广泛宣讲,当然着重宣传圣明天子在朝,中原寇乱都是地方上的贪官污吏欺上瞒下所致。

嗯,大意是,皇帝是好的,坏的是下面的人。

而且现在朝廷,已经决定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反贪风暴,清朗行动,还中原大地一片朗朗乾坤。

最后,隐晦暗示了可能会有士绅会借助一些人际关系,说他在地方滥施恶政,行严刑峻法。

并言,一家哭,何如一省哭?苦一苦贪官污吏,豪强劣绅,骂名他贾珩来担。

其实这些预防针也没有太多必要,因为崇平帝原就有意整顿吏治。

宋皇后、端容贵妃面面相觑,对崇平帝这话都没有应。

晋阳长公主明眸闪了闪,有些想看那封奏疏,但又不好问,担心犯了崇平帝的忌讳。

李婵月黛眉之下,晶莹明眸眨了眨,暗道,也不知小贾先生写了什么奏疏,得皇舅舅这般感慨。

不过,小贾先生原就擅写政论,她记得当初,小贾先生就是这般……俘获娘亲的芳心罢?

崇平帝默然片刻,旋即又拿起一封奏疏,迅速阅览而罢,思忖片刻,又大拿起第六封奏疏,分明是参劾河道总督费思明等相关员吏的奏疏,落在这位中年天子手中,随着阅览,手臂都有些颤抖起来,道:“河道衙门,贪污成风,积弊至深,不得不整顿了。”

这位天子还在潜邸为雍王之时,就曾执掌刑部,对地方官员贪腐问题就深恶痛绝,如今看到奏报,只觉颇为窝火。

宋皇后凝了凝秀眉,脸上笑意敛去,忙柔声劝说道:“陛下息怒,为这些贪官污吏气坏了身子,实在不划算。”

端容贵妃和晋阳长公主也都纷纷劝说着,心头就有些好奇奏疏上写的什么。

“子玉奏报,河道总督衙门,自总督费思明以下,贪污修河工款,并与前河南巡抚周德桢、布政使孙隆、参政江元武等人勾结,经过子玉巡堤,河堤残破不堪,并推断今年或有雨水降下,河堤亟需修缮加固,并请求严查河道衙门贪腐一桉,同时恳请朕整顿河务。”崇平帝面色沉郁,如蕴雷霆。

当然,崇平帝说这些,并不是指望着宋皇后和端容贵妃帮着自己出着什么主意,而是为了纾解心头的烦闷。

宋皇后秀眉之下的玉容上现出担忧,说道:“陛下,也不要太过忧虑了,子玉他在河南坐镇,应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晋阳长公主心眉头蹙了蹙,明眸现出思索之色,暗道,他这是要整顿河务?

就在这时,外间又来了一个内厂的内监,说道:“陛下,咸宁公主殿下的急递送了过来。”

宋皇后闻言,容色一怔,对着女官吩咐道:“快拿过来。”

端容贵妃脸上也见着讶异之色。

待女官将一个锦盒拿来,打开来,里面赫然是一个簿册,先递送给崇平帝。

在一道道或端丽、或柔美、或清丽的目光注视下,崇平帝缓缓打开簿册翻阅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行娟秀的小字,这字迹,崇平帝自然识得,就是自己女儿咸宁公主的笔迹。

崇平帝眉头舒展开来,目中皆是震惊。

不同于贾珩奏疏多是政论,咸宁公主的蓝色封闭的簿册,更像是日志,然而那种没有公文属性的平时文字,却以感性的方式讲述了开封府的寇乱经历以及普通百姓的困苦。

从当初随着贾珩领兵出京平叛,到收复开封府城,再到巡视河堤,所见所闻,当然没有和贾珩的……谈情说爱部分。

甚至对贾珩的描写,只是以贾先生指代。

咸宁公主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为崇平帝描绘了一副中原画卷。

崇平帝翻阅完日志,然后递给宋皇后,道:“你们也看看,这是咸宁写的,这次平叛经历,文字跃然纸上,宛如亲眼所见。”

宋皇后连忙伸手接过簿册,放在自家裙上腿上,和一旁的端容贵妃凑在一起看着。

两个仪态端庄、雍容华艳的丽人,此刻凑在一起观瞧,宛如并蒂双莲,只是一个温婉可人,一个幽清谲艳。

而李婵月也凑了过去,俏丽脸蛋儿上见着好奇,软声道:“舅母,我也看看表姐写的什么。”

过了一会儿,等着几人传阅完毕,李婵月也拿过簿册,给着晋阳长公主,道:“娘亲。”

晋阳长公主明眸微闪,翻看一页,见着其上的文字,心底生出一股没来由的烦躁……有些不大想看。

“黄河河堤经年失修,是需得修缮了。”崇平帝思量片刻,沉声说着,对戴权道:“以急递给河南方面,让贾子玉兼管开封府河道衙门,严查河道衙门贪腐之桉,整顿河务,如银两……”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