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前二后一,两大一小的身影,投落于山河屏风上,如果不特意标注,还以为是一家三口。
崇平帝抬眸望去,心底都生出一股莫名古怪之感,未及细思,只听到:
“臣妹见过皇兄。”
晋阳长公主盈盈一礼。
“草民贾珩见过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贾珩也在一旁躬身施礼,面无表情说着长公主拟定的台词,此非正朝大典,私下所见,先前长公主有言,倒也不必拘于跪礼。
“婵月见过陛下舅舅,给陛下舅舅请安了。”李婵月娇笑说着,而后就是跑到崇平帝案后,甜甜笑道:“陛下舅舅在写什么呢。”
“随意写写。”看着李婵月,崇平帝笑了笑,抬眸看向眉眼清峻,面庞削立的青衫少年,面上笑意敛去,沉声问道:“你就是那个仗剑而入荣禧堂,怒斥贾族中人的贾子钰?”
这话问得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仗剑而入荣禧堂,怒斥贾族中人,似乎是褒奖,但再结合着生硬、淡漠的语气,好像还另有一番说道。
贾珩眸光低垂,心思电转,拱手道:“圣上明鉴,草民正是贾珍一案的苦主。”
“苦主?”崇平帝目光闪了闪,嘴角抽了抽。
嗯,倒也是苦主,贾珍未遂于恶,坐罪下狱。
贾珩面色沉静,心头寻思。
这就是示之以弱,但也算回答了崇平帝的问题。
崇平帝声音果然和缓了几分,“贾珍之罪,罪在不法,有司断谳,已见公论,朕让长公主唤你入宫,不谈此案。”
贾珩心头微松,暗道,不是你先提的吗?
不过,也由此看出崇平帝的心性唯我独尊,性情隐藏刚愎。
一旁的晋阳长公主,晶莹如雪的玉容浮起淡淡笑意,柔声道:“皇兄,贾珩的三国书稿第一部写完了呢。”
说着,就转头看向贾珩。
贾珩会意,递上木盒。
这边厢,戴权伸手接过,先至一旁打开检视,而后,才呈递过去,笑道:“陛下,还请阅览。”
贾珩顿了顿,说道:“这是原稿,还未着人抄录。”
崇平帝冲贾珩点了点头,神色倒是和缓许多,清声道:“朕听晋阳说过,你这是要刊版印刷的,朕并不是那等不通情达理之人,看完之后,还让你带走原稿。”
贾珩拱手道:“圣上明鉴。”
崇平帝打开书稿,正是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一沓。
原文稿件和摘录本还不一样,一入眼,崇平帝就是眼前一亮,这字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大不同于馆阁之体,但看去却另有一股昂扬锋锐之意。
寻到上回看到的第六回目。
然后就是“刷刷”
竟也不再理几人,开始阅览起来。
贾珩站在原地,静静等待。
寻思,这崇平帝这阅读速度,老书虫了啊,在听翰林讲筵时,没少将大部头儿撕成一页一页,夹课本里看吧。
知道还需得等好一会儿,贾珩腹诽着。
毕竟有着九回目,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贾珩面色沉静,耐心等待。
这边厢,晋阳长公主已在大明宫内相戴权的安排下,于一旁的梨花木椅子上坐下,条案后的李婵月,也轻手轻脚地走到一旁的书架前,摸着一个唐三彩雕成的马雕。
贾珩约莫站了有半刻钟,倏然闻得暗香浮动,回眸之间,却见玉容婉丽、柔媚的长公主,给自己使了一个眼色,示意自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歇歇。
贾珩:“”
书架之前,正拿着一把扇子把玩的李婵月,抬头注意到二人的挤眉弄眼,明眸闪了闪,将扇子放下。
贾珩冲长公主摇了摇头。
他前世站岗,一站大半天,站一会儿倒没什么。
也不知多久,崇平帝掩卷而起,只觉既是心神舒爽,又是怅然若失。
怎么说呢,好比攒了三天稿子,一个下午宰杀完的心情。
这时,已过去一个半时辰,暮色都是垂落天际,戴权吩咐着内监掌着灯。
崇平帝抬头看向贾珩,见其站立着,道:“贾珩。”
贾珩拱手道:“草民在。”
“来人,看座。”崇平帝吩咐着戴权。
方才他虽然专注看书,但方才晋阳母女的小动作,他也并非一点不察。
“看来这贾珩身具拳脚功夫,并非虚言。”崇平帝思忖道。
贾珩道:“圣上当面,草民不敢坐。”
“朕让你坐,你就坐。”崇平帝凝了凝眉,沉声道。
贾珩拱了拱手,坐将下来,没有什么只坐半个椅子的做法,而是身量挺直,安之若素。
这是前世军旅生涯养成的良好风貌。
崇平帝怔了下,将眼底的一抹欣赏之意掩藏下,道:“贾珩,你这三国书稿一共多少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