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  苏厨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风筝诗

苏油躬身施礼:“明润见过贤长史,长史到任以来,对义棚早饭情有独钟,尤好浮圆。刚刚去放风筝的那班孩子,就是土地庙孩童中的一组,因此认得长史。临去前已经告诉我了。”

“啊?”张恕不由得目瞪口呆,接着朗声大笑:“哎哟吓我一跳,差点还以为你武侯当世!”

苏洵微笑道:“原来如此。明润,今年江卿世家重修州学,延请四方文学之士传授经义。你唐师便是其中之一,仁夫乃一县之长,也要亲授课业,以示劝勉之意。今日前来,便是想看看你的学问,待过几日,便该入学了。”

苏油点头:“苏油定然努力。”

苏洵说道:“不过以你之智,既然早知晓了长史身份,就能猜到我们所来何事。之前一路谈论拖延,是不是在肚子里偷偷打底稿,也未可知。因此刚刚那首谄谀之词,不能算数。”

这次轮到苏油吐血了,喂,你的亲堂弟呢,要不要这样往死里坑?!

三人笑眯眯地看着苏油,刚刚坑我们一人喷了一口茶,现在还回来了,很好。

苏油无奈,只好拱手:“就请诸位再次命题吧,免得到时候又说不算数。”

苏洵便对唐淹拱手:“彦通,自己弟子,自己收拾。”

唐淹微微一笑:“刚才见你们是想要出去放风筝是吧?那就以风筝为题,作上一首吧。”

苏油躬身表示接受,三人微微一笑,端起茶来互敬了一下,各自刚品了一口,就见苏油直起身来:“好了。”

“噗——”“噗——”“噗——”

真是现世报还得快,苏洵胡子上都是三泡台茶水,好不狼狈,将桌子一拍:“咳咳咳……要是村俗俚语顺口溜,看我怎么收拾你!”

唐淹制止:“咳咳咳……先听听明润怎么说罢。”

苏油朗声吟诵道:

“韧骨经纯质,文纶纬正心。何高青霭上——”

接着对唐淹和张恕深深一揖:“所举意东君!”

这诗是咏物双关,第一句是说风筝竹骨坚韧,支撑着洁致的丝绢。实则比喻自己性情坚定,品质纯良。

第二句是说风筝线需要端正地系在风筝的正中,风筝才飞得起来。实则说自己有经纶教导,心绪端方,所行正直。

后两句表面是吟咏风筝之所以能升上高高的天空,是因为有司春之神送来的春风托举。实则暗比自己就如同小小的风筝,想要腾飞,主要还得看贵人愿不愿意施与这举手之劳,轻轻帮上一把。

将二人比喻为东君,这又是小小的奉承了。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张恕对唐淹苦笑道:“难不住啊彦通兄,这弟子我都有些眼红了,人家都捧我们到这份上了,这州学名额,算你我二人联名举荐吧……”

苏油这才拱手赧笑:“多谢长史,多谢唐师,其实这诗前两天做风筝时就想好了,没想到这么凑巧,用到此时,它怎么就这么恰当呢……”

苏洵都气炸了:“赶紧滚去做饭!事后才说,就不是至诚君子所为!”

八公回来了,见苏洵和俩读书人在那里谈经论道,偷偷溜进厨房:“小油,老三和谁在聊天呢?”

苏油正在拿热油浇鲤鱼:“一个是新来的张知县,一个是学宫的唐老师。”

八公就道:“那啥,山上梯田那里还有事儿,我再去看看。”

苏油赶紧拦住:“八公你怕啥?一起吃饭啊。”

八公说道:“他们之乎者也的扯,八公也插不上话。”

苏油说道:“没事儿,到时候我给你当翻译。涣哥在京城南边当官,比张知县还大些,那也是你的晚辈,没事儿没事儿。”

八公说道:“那我先守着你,待会儿一起过去。”

苏油同意,心里却在盘算,今后也得给八公弄个散官名头挂着,免得见着官员便束手束脚。

家里的伙食一直就很好,肥鸡汤几乎都没断过,很快便做好了。

鸡汤,豆瓣鱼,香肠,酱肉,韭黄豆腐干,清炒时蔬。

春日融融,天气很好,桌席干脆就摆在了院子里。

娃子们玩野了,那风筝还在高高的天上飘着,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苏油便招呼众人入座开吃。

鸡汤中多了一样东西,灰色透明,像面条又很柔韧,几个学问人都没见过。

苏油便介绍道:“这是粉丝,红嘴芋滋味差了些,磨浆加入明矾,用漏勺压入热水中定型,然后晾干,便得到粉丝。粉丝比红嘴芋滋味好得多,也耐存储,今年村里边做了不少。”

八公说道:“这个东西本来是救荒用的,平日里房前屋后只当个绿影儿看。以前就仲先公在的时候,每年挖出来用沙子稻草埋着。今年却被小油弄成了这般吃食,乡下没啥好东西,倒是怠慢两位贵人了。”

唐淹摇手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