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秦智博从卧室里走出来,看向桌面上的文稿。
昨天晚上,秦智博又让替身使者继续赶稿《疯狂山脉》了。
来到桌前,拿起桌子上的稿纸,翻到最后一页。
在最底下一行,是一个字体扭曲的“完”,代表着整个故事的完结。
秦智博拉开百叶窗,坐在老板椅上,趁着清晨的闲适阳光,拿着《疯狂山脉》的后篇阅读起来。
虽然因为字不好看,阅读起来稍有费劲儿,但秦智博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全部的文稿。
总体来说,替身使者写的故事内容与自己想写的大差不差。
只要将文稿重新抄写一遍,今天就可以拿到出版社了。
替身使者的字迹,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
上午9:00,安室透准时来上班。
一进到事务所,就看到秦智博正罕见地一大上午就伏案工作,快速摇晃的笔杆是在书写什么东西。
“老师?这是...”安室透走到近前,疑惑道。
“这是我写的小说,准备发表在文艺时代杂志上的,叫做《疯狂山脉》。”
“你看过吗?”秦智博抬头注视着安室透,问道。
安室透先是怔了一下,随即摆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摇摇头。
“老师,我没有看小说的习惯...”
此乃真话。
阅读小说这种消磨时间的活计,从来不是安室透这种每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公安警察能够获得的生活体验。
但若说完全不读,也是不可能的,各個世界级名侦探小说还是看过的。
倒不是为了从中获得什么当警察的启发,而是要契合上自己的侦探人设。
当侦探不看侦探小说,相当于厨子不看兵法......菜谱。
“哦...”秦智博转过头,将注意力重新放在笔杆子上,漫不经心道:“其实我建议你看一下我的小说,会很有趣的。”
安室透露出阳光大男孩的笑容,“那是当然!如果是老师的大作,我肯定会拜读的...”
这一点安室透同样没有说假话。
人们常说,一幅画作、一本小说往往能揭示作者的内心环境,身处绝望的人,写出的文字往往也是充满绝望的。
秦智博写的小说,能更好帮助自己对其进行性格分析。
于是,过了一个半小时,安室透就找借口翘班出去了。
在路边的书店买了一本最新的文艺时代杂志,果然在上面看到了“名侦探秦智博出道处女作”的标题。
到咖啡厅里找个安静角落,安室透迫不及待地将《疯狂山脉》的谜题篇看完了。
看完之后,安室透的内心只有一句话来形容。
看不太懂,但内心大受震撼。
其中的看不太懂,并不是秦智博的文字多么晦涩难懂,而是故事本身的谜题让人看不到谜底。
从科学纪实类文学的角度出发,到科考营地全员惨死。
这一切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
看完谜题篇,安室透的大脑中没有丝毫线索,只感觉书中的案件像秦智博本人身上覆盖的迷雾一样扑朔迷离。
(发生在科考营地里的凶杀案,到底谁是凶手呢?)
(最终线索似乎指向那座黑色山脉之中......)
这是杂志社给《疯狂山脉》的结尾标语。
不过安室透知道,答案其实就在智博侦探事务所里。
可是等他冲回事务所,里面已经人去楼空。
桌面上的《疯狂山脉》揭秘篇也全都不见了。
……
花了两个小时,秦智博终于将《疯狂山脉》的后篇抄写完毕。
既然写完了,当然是第一时间送到杂志社,否则杂志编辑一天一个电话,真是死命催稿啊。
来到杂志社,见到秦智博亲自上门,岩田主编赶忙接待。
“真是麻烦老师了,其实只要打个电话,我们这边就会派人去上门收稿的。”
出版社对作家的称谓是“老师”,不过这个称谓一般是针对已经成名的作家。
不过秦智博剑走偏锋,光是名侦探的名号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更何况秦智博的出道作《疯狂山脉》从收集来的读者数据来看,反响极其热烈,在上周杂志收录的几十篇小说中,读者满意度排名第二。
只比继承新名任太郎之名的新名香保里略逊一筹。
在侧面反应下一本杂志销量的读者期待感数据上,《疯狂山脉》更是直接第一。
因此,杂志社对《疯狂山脉》的后篇非常重视。
如果不是考虑到压迫感太强会倒逼新人退出,甚至会派出编辑亲自上门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