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还有一群失去童话的成年人。
陈光发的微博立刻就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一时间,读者纷纷在他的微博下评论留言。
“泪目!陈大师都已经吹爆了这本书。”
“刚开始我只是买给女儿看的……我想着我提前看一遍,之后女儿问我我也好解答。但现在,我自己沉进去了。”
“第一次和孩子抢书看……”
“太喜欢小王子了。喜欢这本书里的好多句子。”
“呜呜呜,建议全书背诵。”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这句真的泪目啊!!我们好像长大了,成熟了,但好像又变得幼稚了。幼稚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快乐……反而小孩子比我们还要清楚。”
“这真的是写给小孩子的童话吗?我怎么感觉是为我们成年人写的。”
“成年人才是可怜虫。”
这句成年人才是可怜虫激发出网友们强烈共鸣,瞬间成为获赞最多的评论。
《小王子作为童话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
以往的童话成年人很少从中找到共鸣。
但这次,
网友们彻底被安徒生搞破防了。
“是啊,成年人才是可怜虫,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梦想,成为了上班路上搞钱的行尸走肉。”
“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现在又多了一句:成年的破防就在一瞬间。”
“有被治愈到。”
“《小王子的文字好温暖。”
“我们可以长大,但别忘了保持一颗纯粹的心。”
“驯养了它就要对它负责!爱一个人,就要对他负有责任。”
《小王子的经典语录在全网疯传。
有的人将之贴在了自己的微信签名上。
有的人摘抄整理成小王子经典语录合集。
甚至在不少大学课堂上,老师们也纷纷推荐。
“虽然我知道推荐你们看童话不太合适,但《小王子,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去看一下。”
《小王子成了现象级童话作品。
因为它的读者是如此广泛,可以是儿童,可以是中学生,可以是大学生,可以是工作党……
不同群体阅读总能碰撞出不同的思考和体验。
甚至各大主流媒体也在积极报道。
华夏日报:《我们曾经都是小王子
央台新闻:《我喜欢聆听星星,它们就像五亿个小铃铛一样
每篇文章都写得很美。
后来就连国教部都单独发了一条推文。
“拟将《小王子列入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这条消息一出,《小王子的销量硬是又暴增了一波。
“安徒生牌面啊,都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了。”
“让我们猜猜安徒生到底多少岁了,竟然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文字。”
“至少也得三四十岁吧。”
“甚至五六十岁,对人生的洞见真是绝了。太年轻写不出来,因为阅历不够。”
“越来越好奇安徒生是怎样一个人了。”
安徒生再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但讨论来讨论去,安徒生的神秘面纱始终无法揭开。
苏晨他闲下来也在浏览网友们的讨论。
很多人竟然说自己一边听《稻香,一边看《小王子,因为和二者都和童年有关,二者搭配在一起会更有感觉。
也有人说《小王子和《夜空中的星最配。
因为安徒生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写道:“既然我住在其中一颗星星上,既然我在其中一颗星星上发出笑声,当你夜晚仰望天空的时候,对你来说,仿佛所有星星都在笑着。你呀,你会拥有会笑的星星。”
“所以这是苏爹和安徒生的梦幻联动吗?”
“也许吧。”
苏小夕最近对《小王子也爱不释手。
她喜欢小王子,喜欢狐狸。
不喜欢什么都要“下命令”的国王。
“爸爸,真的有b612星球吗?”苏小夕好奇问。
“应该有吧。”苏晨笑着说道。
“那要怎么去找小王子呢?”
“快快乐乐长大你就会遇到自己的小王子了。”苏晨悄悄偷换了一个概念。
但苏小夕并没有理解到那一层意思,只是鼓着大眼睛哦了一声,“爸爸,带我去山上看星星好不好?我想看看小王子的星球。”
“好啊,爸爸带上望远镜,说不定还能看到流星雨哦。”苏晨将苏小夕搂入怀中。
苏晨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立刻下单购买入门级的天文设备。
女儿别说想看星星了。
就是摘星星,苏晨也会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