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这种写法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降la在g小调中是最不可能出现的音之一。它让这小节的和弦变成了在g小调中非常不寻常的小三和弦。
这是萧纳做梦都想不到的写法。
这辈子也不可能尝试的写法!
但苏晨这么写了。
这个变奏高度半音化。
使得整个变奏的低音以半音阶的方式往前移动。
而这仅仅只是前面两个小节。
在后面小节中,萧纳听到了更加惊人的呈现。
毫无预兆的八度大跳,它突如其来出现,然后紧接着一个让人无比纠结的下行半音阶,听完后让人背脊发凉。
而更精彩的还在后面,中低音两个声部不断交错地以半音阶往上攀爬,其中又掺杂着深情的八度大跳、七度大跳。
这段音乐中充斥着不和谐的音程,
压迫得人喘不过气来。
痛苦和悲伤的情绪不自觉蔓延到每个人的心头。
音乐仿佛摇摇欲坠,没有落脚点,那种飘零无归宿的状态,直抓着每个人的内心。
萧纳的情绪已经绷不住了。
满是皱纹的脸上,
悄然流淌着泪水。
每个音乐家都是感性的。
音乐之于他们就是用于表达的语言。
所以他们天生比普通人有着更加细腻的情感,更加深度的情感体验。
随着第二十五变奏的流淌,萧纳湿润了眼眶,他已经彻底被这部曲子征服。
斯蒂芬的手都在发抖。
此时的他仿若一个探险家,
发现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在那里,还有无数珍贵的宝藏!
欣喜若狂!
感动到哭。
与此同时现场的观众和直播间粉丝,也彻底被第二十五变奏感动哭了。
那种极致的压抑和压迫,让人不由回忆起曾经的悲伤。
这些悲伤的记忆往往都被人封藏。
而第二十五变奏就像是魔鬼念动的咒语。
将他们藏匿的伤感全都召唤了出来。
谁也无法逃脱!
悲伤到极致!
哭泣到极致!
也许!
有的悲伤要被真正的宣泄才会遗忘和原谅。
大厅内可以听到隐约的啜泣声。
绅士们不愿被人看到自己流泪,侧过头去偷偷抹掉。
女士们则已经顾不得优雅,要么靠在了男士的肩膀上,要么扎进了他们的怀里。
舒婉的妆也花了。
但她此刻已经顾不得她的形象,因为她还沉溺在音乐中。
直播间弹幕密密麻麻。
“听到第二十五变奏彻底绷不住了。”
“极致的压抑和伤感,妈呀,这比看虐剧还虐心。”
“关键是哭成狗了,但还是停不下来,忍不住继续往下听。”
“直击灵魂的旋律。”
“心脏都好像被人捏住了。”
“难受得一批。”
“已经用掉一包纸了。”
“我也用了一包纸……性别男!”
好在第二十五变奏并没有持续太久,琴音继续滑入第二十六变奏、二十七变奏的九度卡农。
在第三十变奏的时候萧纳期待着第十卡农。
但这一次以卡农收尾的规则被打破了。
卡农没有出现。
而是欢欣鼓舞“quodlibet”。
恢弘壮丽中蕴含着一种令人敬畏的神圣。
那种透过琴键表达出的强烈不舍似乎预示着演奏已经接近了尾声。
低声部和高声部交织出一种庄严肃穆感。
一场告别舞会似乎终于落下帷幕。
所有的聚会与盛宴都已经过去了,人群渐行渐远。
与最开始的主题曲一模一样的咏叹调从遥远的他方缓步而来。
她再也不像全曲开始时那样庄重清澈,她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充满回忆的美丽。
它以最质朴的口吻告知每一位听者:
漫漫旅途已然结束,我们该回到来时的地方了。
一切回到最初。
就像一个月前你从家里出发旅行,一个月后你依然回到这里。
虽然是同样的地点,但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这里还是你的家,但你已经不是离开时的你了。
它是最开始的主题。
也是最后的变奏。
它从最初的问候,变成了最后的道别。
从优雅的约定,变成了忧伤的终结。
结束了!
一切到此结束了!
但好像又即将踏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