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回到新野之后,光阴荏苒,转眼到了次年新春(206年),得知探子传来确凿信息,孔明在家。遂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欲再往卧龙冈拜访孔明。
关羽、张飞闻听此讯,大为不悦,一齐来劝刘备,不要再去卧龙岗丢脸了。
人家孔明摆明了不想见咱们,咱们何必觍着脸去求人!
于此同时,程远志刚处理完江东诸事,正打算从宛陵回转许都,派人截胡刘备。
但是,这边人还没来得及动身,北方边境便传来八百里加急战报:
步度根率军十万南侵并州,掳掠百姓;柯比能也率军十万寇幽州,肆虐上谷、代郡;分布在幽州东部塞外的素利、弥加、阙机三个鲜卑首领,也各自率部众数万南下幽州抢劫东三郡。
闻讯,程远志大惊,详看战报之后才知,三十多万鲜卑兵马同时犯境有两个原因。
去年(205年),草原经历了一个格外漫长且严寒的冬天,还没开春,鲜卑人就没有粮食了。
本来,以程远志今时今日的军事实力,鲜卑人就算没有粮食,也不敢兴兵犯境来抢。
但这里还有第二个原因,那便是程远志征讨江东后,久居江南不归。
这给了鲜卑人动手开抢的胆量和契机。
东、中、西三大鲜卑已经打算好了,抢完幽州、并州,就跑回草原,等大汉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早就跑远了。
同时,他们还存了一定的侥幸心理,仅仅因为损失一点粮食及人口,大汉断然不可能起大兵来算账。
一来鲜卑很强大,光骑兵都有三、四十万;二来为这点小事,大汉帝国不至于大动干戈。
不就抢了点东西嘛,此前几百年间,无论匈奴还是乌桓,又或者他们鲜卑,哪一年不来抢?抢大汉的还少嘛!
抢完之后也没多大事,除了汉武帝时期,其他历代大汉皇帝,屁都不敢放一个!
分析完事情的来龙去脉,程远志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岂有此理!鲜卑人这是自寻死路!”
说罢,迅速安排好江东诸事及留守官员,率众快马加鞭奔回邺城。
本来,北胡之患,历来有之。
早在西汉开国之时,白登之战后,北境胡患就成了中原王朝最大的噩梦。
当时对中原威胁最大的是匈奴,于是,刘邦采纳了刘敬的建议,主动与匈奴和亲。
按照刘敬的设想,匈奴单于娶了大汉公主,就成了大汉皇帝的女婿。
这世上,哪有女婿来打老丈人的道理?
况且,大汉公主乃是金枝玉叶,嫁给匈奴单于后,肯定是正房正妻。生的儿子,也必定是下一任单于。
届时,匈奴的单于二代目就是大汉皇帝的外孙。
外孙岂能来打外公?
不得不说,刘敬的设想富有逻辑性,也有一定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闻言大喜,不仅采纳了和亲建议,而且还落实了和亲政策。
一开始,刘邦想把亲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因吕后不同意,最后改成嫁宗皇室女。
在这之后,大汉历任皇帝有样学样,也都是奉行和亲政策,嫁宗女于匈奴单于。
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嫁宗女于冒顿单于。
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嫁宗女于老上单于。
公元前160年,汉文帝嫁宗女于军臣单于。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嫁宗女于军臣单于。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嫁宗女于军臣单于。
然而,一味的妥协换不来尊重。
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有着无法拉近的鸿沟。
刘邦死后,冒顿马上写了一封信调戏吕后,信上说:你吕雉没了老公,我刚好也没了老婆,要不你嫁给我,咱们在一起过吧!
这封信差点没把吕后给气死,盛怒之下,扬言要出兵攻打匈奴,后因群臣反对,才忍下这口恶气。
事后,吕后给冒顿回了一封措辞卑微的信,说自己年老色衰,配不上冒顿,才把这事了结。
这封信的确很卑微!
因为此时的冒顿,名义上是刘邦及吕后的女婿,女婿公然调戏丈母娘,这谁能忍?
但是吕后忍了。
因为大汉此时不够强大,打不过匈奴人,而且北境不止有匈奴,还有乌桓、鲜卑。
刚成立的大汉犹如襁褓中的孩子,不得不忍耐。
此时,所有汉人都意识到,和亲注定只是权宜之计,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匈奴人只要不想守约,随时都可以来打大汉,肆意劫掠。
果然,到了汉文帝时期,匈奴便背弃了盟约,三次入侵大汉境内,烧杀抢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端的是嚣张至极!
其中,以公元前166年的入侵最为嚣张。
其时,十四万匈奴骑兵攻破萧关,烧毁中宫,前锋直抵凤翔,距长安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