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
原来是二人即将从表面兄弟变成干亲兄弟!
表面兄弟等于表兄弟,干亲兄弟等于干兄弟,合理。
在这个时代,义子与亲生子地位相同,是有同等继承地位的。所以吕布认丁原董卓做爹,秦真拜曹操为父,刘封从刘备为大人……
可见此时极其流行认义子这一套。
当朝三公之子,还是大汉最大家族汝南袁氏的义子,这怕是普通人一辈子的梦想了。
不知为何,明知此举对自己有利,程远志心下却隐隐有些抗拒。
再结合此前怼翻众多名士后,他们反常的表现。
是捧杀!
卧槽!
这帮杀人用嘴不用刀的狗士子!怪不得会被刘志和刘宏痛恨,直接党锢数年。
袁隗一定是听了他们吹出去的名头,又从袁术这边打听了自己的为人,年龄,家世,加之自己与袁术交好,然后萌生了收为义子的想法。
这应该就是事情的大致真相了。
此情此景,再一次验证了无论什么场合,木秀于林必被摧之,或被风,或被人。
之后两人转换话题,对洛阳青楼中各个名伶一顿点评。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青楼还不是后世那种卖身也买艺场合,而是卖艺不卖身,你若看上了哪个名伶,便花些银钱,娶回家耍。
曹操的第二个妻子卞氏便是青楼出身。
通常聊到这个话题,就戳到程远志的知识盲区了,
这是袁术擅长的领域。
程远志只能仰望着他,看他唾沫横飞,看他大吹特吹。
关于这种事,程远志从来都是身体力行,从来不用嘴。
两人直聊到深夜,程远志婉拒了袁术同他抵足而眠的邀请,自回隔壁府上去歇。
程远志很无奈,这门亲事有两害,却只有一利,他有点不想认。
一害是太过高调,会招人妒恨,二害是从此想要低调发育是不可能了,任何行动都会被人热切关注。
至于利益,从此身份地位暴涨,招揽天下人才不会再有难处了。
此时大汉根基未散,一统格局还在勉力维持着,只要刘宏健在,就会一直维持下去。
因为兵权尽在他掌控之中,大将军何进,南园校尉(此时尚未设置西园八校尉),禁军都听命于他。
可是他只剩三年好活了。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不再官朝廷死活,开始为自己谋划,譬如刘焉,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提出州牧制度,从刘宏眼皮子底下分裂出去,名臣实王。
譬如董卓,假借平定西北叛军之名,用国库的钱粮器械,大肆扩充自己的兵力,养寇自重。
只有袁绍曹操这些愣头青们,还一腔热血想要拨乱反正。
袁术就没有这个想法,他早早暗地里掌控了南阳,这个拥有二百五十万人口的大汉第一郡。
同时,袁术还在洛阳经营许久,库中钱粮早已堆积如山。
那家底,是真的厚啊。
程远志本打算,低调苟且到大变之时,迅速控制太原和上党,以此为根据地,向北默默发展。
而后坐拥太行山、并州、外加两个人口大郡河东、河内,蛰伏数年后,足以北慑羌胡,南决中原,重现昔日光武据河内而复祖业的壮举。
但人算不如天算。
刘袁隗一封认亲书,顷刻间就改变了他的命运及立场。
若不接受,还会立即得罪当朝司徒及袁家。
翌日一大早,领路太监早早驾车来催。
程远志浑浑噩噩的随他来到德阳殿外,等候刘宏召见。
恰逢散朝,鱼贯而出的百官纷纷打量他一眼,交头接耳离去。
这时,一个六十多岁老者停在跟前,笑眯眯道:“天子召见,汝何以闷闷不乐?”
程远志连忙拱手见礼,脸上挤出一丝微笑:“心下忐忑,不敢笑。”
“这是袁司徒。”一旁的领路太监提醒他道。
这就是要当我爹的袁隗?年纪好大一把啊,若认了亲,怕是过不了多久就能继承巨额家产了吧……
不知道他的家底比袁公路如何?
程远志忽然有些激动,额头上有汗水沁出。
袁隗见“袁射”心不在焉,又觉此处不是畅谈之地,便淡淡说道:
“见了陛下,不必慌张,如实应答即可。”
说罢,飘然而去。
太监从袖子里摸出来一条锦帕,递过来道:“汝可是要擦一擦。”
程远志急挪开两步,连连摆手,太监的东西,总觉得上面有妖气,他哪里敢接。
那太监冷哼一声,别过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