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扩大招生和改良火药(求收藏、推荐)  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睿开始招学生了,学费男孩一年只要500斤沙子,女孩一年只要200斤,一种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的沙子,这个消息在村里传开来。街坊四邻们迅速把秦家围了起来,一个村200多户人家,谁家没个半大小子和姑娘,姑娘读不读书或许大人不在意,但如果男孩能读书的话,以后混个一官半职,那家族就有兴旺的可能啊。

秦睿一盆冷水泼下来,不教四书五经,不教经史子集,只教实用之学,以后当个账房先生、吏员幕僚、私塾先生,当然也可以学一些酿酒、炒菜之类的专业,去当厨子或者自己经商。

村民们才不管那么多呢,肯定干啊,不干是傻子,不就两百斤白沙子吗?

加上秦睿的兄弟姐妹,整整齐齐,一共一百零八个,女孩三十三个。看着这一百零八将,秦睿犯难了,放不下啊,唯一能放下这么多人的地方,就是村口的场院,于是教学场地就从秦睿家,搬到了场院。

谁敢不同意,就是跟全村人过不去,不用秦睿出手,这些学生家人就会把他们干翻。

秦睿将一百零八名学生分成三组,7岁以下为低年级组,7到12岁为中年级组,13岁以上为高年级组。

低年级组只认字、拼音、诵读、学习加减乘除;中年级组增加数学的难度;高年级增加代数、物理、几何、化学。

纸笔免费供应,笔记自己做,没有书本,秦睿自己备课,然后学生自己抄。事先讲好了规矩,每个月石英砂不到位的,第二个月就停止听课。

秦睿不想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毕竟有付出才有收获,同时也让学生们知道学习机会是来之不易。

至于石英砂哪里找,秦睿只知道沙子里有,至于有没有石英矿,那就要靠学生家长们自己去找了。秦睿只是告诉那些家长,如果一个地方石英砂多,附近很有可能会有矿,可以尝试着挖挖!

接下去的日子,秦睿就累狠了,早上给学生们上课,中午骑着骡子往涿州城跑,下午在家具厂里讲课,做现场指导。

秦睿对木匠活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妨碍标准化的推行,将近百种榫卯结构,简化成六种主要的榫卯结构,秦睿需要的是大批量定制产品,不需要精雕细磨的个性产品。新招来的人,先集中培训刮拉凿砍锛,刨锯锤钉雕等木工工艺,秦睿给出了赏格,带徒弟快并且质量好的师父,年底有很丰厚奖金,五十两打底。

有时候秦睿从中午一直待到第二天早上,跟一帮师父讨论每一个细节,步骤和工序,希望找到一条最适合的标准化道路。

朱瞻基很义气,派了10个大匠,秦睿则开出每月10两的薪水,大匠们很开心,这水平比工部给得多多了;木料也运了几十马车,跟着来送木料的人,一个劲的心疼,当然在拿到秦睿给得50万贯大明宝钞之后,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至于秦睿单独要的物资,则送到了大树楼桑村。

南京,皇宫,武英殿,朱棣接到了朱瞻基送来的信,也是大吃一惊,将送信的侍卫招来,详细询问了朱瞻基和秦睿见面的过程,还有吴达招供的情况。

“天授之人?居然有天授之人!”朱棣听完了侍卫的回答之后,从龙椅站了起来,在殿内走了起来。

天子号称受命于天,代天牧民,作为皇帝的朱棣,当然知道这些都是骗人的,帝王愚弄普通百姓的手段。但秦睿这个天授之人,从目前来看是确有其事,否则,一个连涿州城都没出过的十三岁小孩,无师自通地教人读书、写字、算算术,还发明了雪花盐、无间地狱火,给人测字相面无一不准。除了天授,还真找不出其他解释来。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作为皇帝自然知道一些平常人不知道的奇人奇事,他也是见怪不怪了,但对于天授之人,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瞻基怎么评价秦睿?”朱棣停了下来,看着站在御阶之下的侍卫。

“陛下,殿下评价秦睿有陶朱公的本事,其人见识广博,有神鬼莫测之能,是个不世之材。若仔细雕琢,可堪大用!”侍卫将朱瞻基对秦睿的评价,总结了一下。

“难得瞻基能如此看重一个人,还有关于这个秦睿的趣事吗?一起说来听听吧!”朱棣走回了座位,坐了下来。

“陛下,秦睿说他推演天机,说北平紫气凝聚,繁星笼罩,两年内陛下会迁都北平。所以秦睿邀请殿下一起做生意。”侍卫除了保护朱瞻基,还有一个职能是皇帝的耳目。

“啧……”朱棣倒吸了一口冷气,居然有人将自己的规划给推演出来,竟然如此了得。迁都这件事,朱棣现在只是在小范围的征求一些心腹大臣的意见,并没有做最后决策,因为很多人不想离开江南这个花花世界。

即便朱棣是九五之尊,也不可能一意孤行,从平衡朝局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整个问题。

侍卫走了之后,朱棣坐在御座之上,拿着朱瞻基的信,陷入了深思。

在涿州的秦睿,已经忙得苦不堪言了,关键是两地奔波实在受不了啊,最后秦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