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回殿内干什么,众人都不解其意,只有林朝心中有一个模糊的猜测,但也未必准确。
不过就在李儒刚刚转身离开不久,赵云却走了上来,对林朝一抱拳道:“监军,某有一事不解。”
看了看赵云脸上的疑惑,林朝已经猜出了他想说什么,便一挥袖令众人远远散开,只留贾诩与郭嘉在场。
“子龙可是想问,某为何要留他李文优一命?”林朝笑吟吟问道。
赵云点了点头道:“不错。李文优鸩杀天子,纵然夷三族也是不冤,监军为何非要留用此人?主公那里又如何交代?监军一世清名,万不可因此人而有了污浊!再者,主公麾下智谋之士甚多,也不缺他李文优一个弑君之徒!”
赵云生性温良和善,更是心存仁义,始终无法接受与一个弑君者同殿为臣。再者,他也是为林朝的名声考虑,生怕林朝一步踏错而误入歧途。
面对一脸真挚的赵云,林朝索性席地而坐,然后随手一指,示意赵云也坐下。
随后,他冲赵云认真道:“子龙,某此次入京的计划,你猜到了几分?”
“监军,请恕某愚钝,一分都不曾猜到。”
林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好,此处也没有外人,某想问子龙一个问题。”
“监军但有教诲,云洗耳恭听!”
“子龙,某来问你……”林朝放慢了语气,满脸认真道,“这天子之位,是玄德公来坐合适,还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娃娃来坐合适?”
“这……”
听了林朝的问题,赵云神情一震。
监军,这种大不敬的问题,真的适合讨论吗?
见赵云不肯回答,林朝继续笑道:“子龙尽可直言,此处又没有外人,权当你我闲谈了。”
赵云沉思许久,刚要开口的时候,却被郭嘉抢先答道:“子初这个问题不值一答,以主公之仁义、大度、知人善用,莫说今上,就算是四百载大汉,能出其右者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眼见题目被人抢答,赵云只能附和着点了点头。
林朝却看向了一言不发的贾诩,笑道:“文和,你怎么看?”
闻言,贾诩微微一愣。
我怎么看?我当然是用眼睛看了。
林子初好生无耻,你们闲扯淡也就罢了,为何一定要某回答!
见贾诩不肯回答,林朝又问了一遍,大有不肯放过他的意思。
于是,贾诩只得无奈道:“奉孝所言甚是。”
“好,既然大家都默认玄德公更适合当天子,那某便以此为基础,来跟你们推算一番。”林朝继续道,“如今董贼已死,西凉军群龙无首,我等应如何行事?”
“自然由主公亲率大军迎回天子,匡朝辅国!”赵云斩钉截铁道。
闻言,贾诩和郭嘉都摇了摇头。
赵云见此,有些疑惑道:“怎么,某说得不对?”
“子龙所言不算错,只是思虑不够周全。”林朝笑道,“董贼一死,关东联军便可长驱直入,进抵雒阳。若这时候把天子迎回来,之前先帝驾崩之事便会重演一遍,哪怕咱们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也免不了落得跟董卓一样的名声,子龙可明白?”
关东诸侯本就是勉强聚在一起,但凡董卓一死,立刻便会化作一盘散沙。在利益的趋势下,昔日的盟友转瞬之间便会自相残杀,就如同去年的何进、袁隗、丁原、董卓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哪怕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也还会有新的诸侯站出来反对你。
这时候的天子不是宝贝,而是一个烫手山芋,谁碰谁死!
赵云不是蠢人,略一思索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监军的意思是,咱们不仅不应该迎回天子,反而应该让天子继续迁都?”
“对,但不全对。”林朝笑道,“只要咱们不迎回天子,那不出十日,天子便会达到长安。届时董卓已死,就算联军赶到雒阳城下,也没有名义继续向长安进攻,不出半月,必然自行退兵。”
说到这里,林朝叹息一声:“等到诸侯退兵之后,便成了割据之势。恐怕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天下都会陷入战火泥潭中。”
赵云还是有些不解,继续问道:“监军,那这跟留他李文优一命,有何关系?”
“自然是有关系的。”林朝说道,“赵云可曾听说过,尊王攘夷?”
闻言,赵云点了点头。
所谓尊王攘夷,是春秋时管仲为齐桓公提出的一种战略方法。
当时周王室日渐式微,但大义名分仍在。于是管仲便建议齐桓公用此法,使齐国与周天子的大义名分深度绑定,这便拥有了法理上的依据。
继而,再用齐国自身实力聚众攘夷,借此提高齐国在天下的声望与地位。
这才成就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五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