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八章这可不是运气  我的系统不正经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这样,陈星辰和陈青虎两个人配合默契,以更快的速度,很快就让一只紫砂壶再次成型。

“这一次刻花吧?”

眼看紫砂壶就要完工了,陈青虎还是没有增加纹饰的样子,陈星辰提议道。

“我不会刻花,还没学!”陈青虎有点不好意思的道。

“嘘!”陈星辰吐了口气,这才对嘛,要不然陈家的这些人也太妖孽了。

这才学了七八个月,居然就能熟练的制作紫砂壶?

这让他们这些学了五六年的人,还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不要紧,我会,你制壶的速度足够快,其他工序可以交给我。”

“对,这样速度会更快。”其他人也松了口气,这些都是大美院的学生。

大四毕业之后,不想失业就要努力找工作,可学陶艺的,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并不多。

所以,陶教授在学校之中一宣传,就有不少毕业生投奔陈文哲来了。

这些学生是李金鲤面试的,陈文哲还是第一次见。

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看着都熟悉,毕竟是一个学校的,就算不认识,但总是看着十分熟悉的。

聚集起这么一群专业人士,足可以给陈文哲省下大量时间。

不说其他,就说制壶,几道紫砂壶制作过程,一般由两个以上人完成,速度会更快。

如烧制,一般都不是制作者来做,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分工非常显著,这也是促使紫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全手工成型,一般是将湿的紫砂泥片,打成一定厚薄均匀的泥片,分别做出壶的各个部件,再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壶的雏形。

然后再加以修整,完善,才算制作成胚。

由于紫砂壶有圆形器和方形器两类,圆形器采用“拍身筒成形”,方形器是“镶身筒成型”。

“石膏模型成型法”属于半手工制壶,它是利用石膏做成的模型,给紫砂壶准形,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做壶的效率。

在陈文哲这里,自然不会采用半手工制作,这样一来,每天能够烧制出来的瓷器,就会比较少。

但是相对的,他这么做出来的瓷器,价格就要高一些。

当然,想要卖高价,还需要有合适的渠道,而一念堂,算是被陈文哲打通的合适渠道。

为了不砸了自己的招牌,最后的把关,还是要陈文哲来。

不过,有了陈星辰帮忙,那以后陈文哲就可以节省下很多时间。

比如烧窑,陈星辰这家伙就算达不到大师级的烧窑水平,也总是能够达到专精级水平的。

如果陈文哲再教给他一些诀窍,就算达到大师级,也应该不会太难。

这可是他烧制了四五年,而且是在陶教授精心教授之下的结果。

不得不说,陈星辰是真的历练出来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离开了陶教授的工作室,来到了陈文哲的私人小作坊。

按照陈文哲和李金鲤的规划,招了人来,最先要做的就是技能评定。

这些学生,只要上学期间不是全部时间用来打游戏,那么他们一般都能达到熟练级水平,也就是二三级的技工水平。

现在陈星辰就在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水平。

制作茶壶,工序比较多,但是都很简单。

打泥条,泥的湿度要合适,以便打好的泥条能打身筒。

泥条应按尺寸要求打成长方形,泥条的厚度要均匀,约为3毫米,大壶应适当加厚,小壶适当减薄。

打泥片,泥片厚度均匀,圆正。

具体厚度要求:底片,厚度3毫米,满片,厚度2.8毫米,假底,厚度2毫米。

大只,厚度按具体的尺寸要求,口线,厚度3毫米,围片,厚度6毫米;

打身筒,围需定在转盘中心,泥条围在围上必须圆正挺直,要保持泥条口沿湿润。

打身筒时,转盘转速要均匀,拍子拍打力度要一致;

赶身筒,用木拍赶,拍步要细而密,用力要均匀,目的是要把身筒赶圆正,形体符合要求。

篦身筒,用竹篦,用力要均匀,平稳,目的是要把身筒的曲线篦流畅;

上假底,假底不宜厚,严格按照要求,直径比实际的底小1~2毫米;

接下来上大只,敷指泥。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用手指,敷上一层薄泥。

接下来是上口线、清口线。

之后是搓把,修整把、通嘴,修整嘴、装嘴把、琢嘴把。

嘴和把弄完了,就是盖子。

做盖子、车钮、装钮、了坯、开口、绞坯,一道道工序下来,不停换人上去操作。

这个时候,谁做的怎么样,好不好,就一目了然。

这些都是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