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添油式的战术,只能给东江军制造更多的重创敌人的机会。
何况,建虏援军和鸦鹘关守军看似能夹击东江军,东江军与特战营又何尝不是在夹击鸦鹘关守敌?
关键还在于郭大靖对于己军攻坚的信心,以及为此所做的充分准备。
接到刘兴祚所派信使的汇报后,郭大靖立刻命令部队转向鸦鹘关行进。差不多有一百多里的路程,预计在三天内抵达。
战事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既在情理之内,可也有些出乎郭大靖的预料。
一是建虏的兵力竟然会如此窘迫,避开辽沉的建虏主力,打击辽东虚弱之处,显然是正确的决策。
其次是建虏的战力有所下降,特别是遵化大战的教训,并没有吸取。
仔细想来,这也比较正常。逃回来的残余建虏不多,也太丢人,多尔衮恐怕也不想把作战的经过详细讲述出来,作为经验和教训来吸取。
打到现在,东江军的损失不大,所希望的建虏的添油战术,也被接连挫败。就算建虏援军来个万八千,也有战而胜之的把握。
“赫图阿拉已被完全摧毁,烧成了一片废墟。”方正化是忍不住的笑,没有前仰后合,已经是强加忍耐,“可惜未能亲眼目睹啊!”
但方正化还是有些遗憾,没有亲眼所见,在奏疏中难免描述得不够生动。
郭大靖呵呵笑了两声,心说:要是有照相机,给你拍几张,再给崇祯看看,那就有图有真相啦!
“郭帅再立大功,朝廷定会褒奖重赏。”方正化看着郭大靖,笑着说道:“建虏兵围京师,郭帅毁其兴京,可谓报应不爽。既重振我大明国威,又令人扬眉吐气。”
郭大靖笑了笑,拱手道:“多谢方公公谬赞。郭某只想尽快平辽灭虏,封赏嘛,却是不太在意。”
话锋转了转,郭大靖又补充道:“当然,万岁英明神武,对有功将士定然是不吝封赏。”
方正化连连点头,说道:“万岁多次说过,对功臣不吝封侯之赏,毛帅就是现成的例子。”
嘿嘿,崇祯不知道多心痛,多后悔呢!
郭大靖腹诽着,可也正如他所说,对于封赏是真的不太放在心上了。
但让崇祯高兴,确实对东江镇很有利。人口的增加,战马的采购,还有硝磺铁料等军事物资的调拔,让东江军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能保持这样的力度,郭大靖绝对有把握加速平辽的进程。其实,这是双赢,对双方都有利的好事。
崇祯应该也知道,平定辽东就意味着巨额的投入可以缩减下来。辽饷已经让朝廷不堪重负,他自然也是心急。
同样,东江军击败建虏,也能使成千上万的军民进入到安全平和的生活。不说马放南山吧,战争可并不是希望和理想的状态。
而对于郭大靖,平辽灭虏是个里程碑,却不是人生的终点。战争还会持续,但却不再是在辽东。
向北可以收服蒙古诸部,打击虎墩兔,彻底解决大明北方的边患向南,就是平定国内的动乱,使更多的大明子民能安居乐业。
再把眼光放得更远,郭大靖还要与海上霸主郑家进行争夺,把海贸的巨额利益夺回来,用于大明的建设,用于解救处于大灾害中的大明子民。
还有已经进入亚洲的西方殖民者,最先要开战的,就是窃据在台湾的荷兰人,以及在吕宋屠杀华人的西班牙人。
目标十分远大,但郭大靖却很年轻,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他都等得起。
郭大靖暂时抛开这些思绪,对方正化说道:“经此一战,建虏的颓势更显,郭某有意上奏朝廷,对建虏展开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以利平辽的尽快实现。”
方正化露出喜色,说道:“不知郭帅有何高见,可否先说给杂家听听?”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正是要说出拙见,请方公公指点。”
建虏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简单的很,就是原来占据的建州。但整个女真人的划分,却不是那么简单。
在老奴统一女真各部之前,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和辉发等部都有些实力。只是由于明廷的失误,以及李成梁的包庇,才给了老奴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是血腥和残酷的,叶赫部和其他各部都死了很多人,说起来算是有血仇的。
只不过,建州女真恩威并施,最终稳定了局面,与各部族人合并而称为满族。
但形势是在变化的,人心也更是多变的。跟着建州女真东征西战,能得到足够的好处,自然没有怨言。但建州女真若是衰落,沉渣重新泛起也很正常。
就象归附建虏的蒙古诸部,虽然在明面上不与大明为敌,可还是派人跟着建虏劫掠获利。
但要是建虏这棵树要倒了,猢狲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能够分化女真人?”方正化对于郭大靖的设想,表示了怀疑,并不是很相信建虏会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