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把老头儿叫得心里舒坦。
时间不大,老头儿便回来了,还让桂花兄妹在门房坐着等。
很快,小琴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桂花的视线中。这姑娘脚步轻盈,精神状态比刚至辽东时强得太多。
“小琴。”桂花离得挺远,便站起身,笑着挥手,大声叫着。
小琴挥手相应,加快了脚步,来到近前已是笑出了声,拉着桂花的手亲热无比。
“能出去逛逛大集吗?”桂花不太确定地问道:“不行的话,就在这坐着聊一会儿。”
小琴用力点头,说道:“有一个多时辰的空闲,中午做饭前赶回来就成。我还真有想买的东西,你陪我逛大集好了。”
桂花赶忙示意老哥,连使了好几个眼色,何顺才缓醒过来,把那袋花生递给小琴,却讷讷地说不出什么话。
“上回跟你说过家里种了花生,顺道给你送一些。”桂花只好开口说道:“甭嫌少,权当个零食吃。”
小琴伸手接过,也不矫情,笑着致谢,把花生先留在门房,她和桂花挽着手走上了街道。
“吴姐呢,很忙嘛?”桂花向后望了一眼,开口问道。
“吴姐去港口接船,要过几天才能回来呢!”小琴说道:“内地闹了灾,有好几万老百姓活不下去,都来辽东生活了。”
“好几万?”桂花瞪大了眼睛,有些吃惊,“那么多,粮食还够吃嘛?”
小琴呵呵一笑,说道:“放心吧,官仓里有足够的粮食。再说,各家谁不存粮,你还怕饿着?”
桂花点了点头,说道:“我家倒是不怕,土豆存了满窖,黑麦和玉米也有很多。”
“那不结了。”小琴抽了抽鼻子,笑着说道:“你送我花生,我请你吃烤红薯。新鲜东西,今年才在瓦房店试种成功,烤着吃可香了。”
老百姓是不太敢试种什么新作物,拿一年的收成开玩笑。可军屯就不同了,郭大靖也希望能在辽东有更多的适合种植的作物。
而地瓜和土豆都是在地里长的,习性差不多,便在瓦房店试种了百八十亩。今年风调雨顺,地瓜的试种也算成功,产量令人满意。
与土豆的产量相比,地瓜并不逊色,田间管理到位的话,几乎是不相上下。
即便如此,官府也没有鼓励百姓种植的意思。明年的军屯,可能会扩大种植的面积,也只是为增加农作物的品种,丰富餐桌而已。
今年百多亩的地瓜,差不多收获了十万斤。一半将制成地瓜干儿,作为零食销售;另一半则是分到各地,煮了烤了,让老百姓也品尝一下。
相比土豆,地瓜的含糖量更高,营养更加丰富,吃法也比土豆更多样儿,浑身皆为肥育生猪的优质饲料。
官府希望百姓能量力而行,每家种个一亩两亩,从而为生猪养殖创造条件。
从辽南各地看,依着目前的气候温度,在金州和复州更加适合种植地瓜。尤其是复州瓦房店地区,在后世更是赫赫有名的地瓜种植基地。
小琴别看只是镇府里面打杂烧饭的,可她和吴姐住在一起,光是耳濡目染,见识也比百姓要强得很多。
两个好姐妹说说笑笑,沿着街道先把镇内的店铺逛了一遍,小琴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也买到了烤地瓜,边走边吃。
“烤地瓜嘛,老远就闻着香味,吃到嘴里更香甜。”桂花吃着又糯又甜的烤地瓜,既是称赞,又对小琴的见识羡慕不已。
轻轻叹着气,桂花有些不甘和抱怨地说道:“在家里守着那些田地,感觉人都呆傻了,和你的差别越来越大了。”
小琴笑着安慰道:“老百姓还不都是一样,你常来镇上,咱们常聊,你知道得也是一样的多。其实,我这都是听吴姐说的,她的见识才广呢!”
“村里也有夜校,你学得咋样儿?”小琴歪着头,望着好闺蜜,一本正经地说道:“要是能通过小学资格考试,你也可以出来找工作。再高呢,就是中学,不管是镇府、县府,都抢着要。”
桂花眼睛亮了,盯着小琴,急着问道:“那需要多长时间,我倒是天天去夜校学习,可总觉得自己很笨,会了又忘,愁死人了。”
“忘了再学,总能学会的。”小琴笑着安慰道:“我是有福的,能时时问吴姐,她也教得耐心。她说明年开春,我差不多就能达到小学程度。”
停顿了一下,小琴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店铺,说道:“只要通过了,我就能去店铺卖货,挣得多,还挺清闲。”
桂花羡慕极了,成天呆在家里,活儿倒是没少干,可总觉得不够自由,见不得世面。
这才一个多月没见,就感觉和小琴的差距又拉大了。人家是越过越好,自己难道只能是嫁人生娃,一辈子呆在村子里?
小琴觉得有些冷落了何顺子,便回头笑着说道:“顺哥,你也要去夜校识字算术,以后可有用啦!”
何顺子挠了挠头,赧然地嗫嚅道:“俺,俺不是读书的料,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