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现在就是没有朝廷的支持,也没有多大关系吧?”
郭大靖颇有深意地看了刘兴治一眼,缓缓说道:“辽镇既是不堪大用,咱们就要把资源抢过来。况且,有些事情,如果朝廷支持,做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战马?”刘兴治一挑眉毛,猜测着说道:“还有人口。”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两项工作,是重点,可也是难点。朝廷支持的话,就都好解决了。”
“明白了。”刘兴治拱手道:“那末将便不打扰郭帅了。”
郭大靖微笑颌首,待刘兴治离去,他也在亲兵的护卫下,前往住处。
不是潜移默化,而是环境改变人心。朝廷对东江镇的苛待,连带着袁崇焕对东江镇的封锁打压,都让很多东江军将士算到了朝廷的头上。
你不仁,我不义。用这句通俗的话来解释,或许更能说明东江镇军民人心的变化。那就是对朝廷的不满,化作了不尊敬,以及心中的怨言。
尽管郭大靖对朝廷,对皇帝,根本就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但在平时,还是表露得不太明显。
显然,刘兴治是代表了一些东江镇的中高级将领,他们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很多轻视朝廷的意识。
而这怪谁呢,崇祯登基之后的种种苛待压制,不仅使东江镇,其他军镇也同样心有怨言。
就以此次建虏入寇为例,内地明军,包括蓟镇的官兵,战力如此低下,难道不是缺粮欠饷、裁撤兵额的总爆发。
不是不能战,而是人心散乱,不愿为朝廷而战。
临时抱佛脚,又是封侯,又是拿内帑犒赏,效果如何,想必崇祯也能看得出来。希望他能所觉悟,把刻薄寡恩的毛病改掉。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封建帝王来说,可能都是一个德行。如同高高在上的神仙,哪里会关心下层人的死活。
不管是百姓,还是士兵,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样的存在,如蝼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