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改了。
淑珍已经坐起来,在穿着衣服,这也是她的习惯,闻鸡即起,开始一天的劳作生活。
要给孩子们做饭,要看养的兔子,要上地里干活儿,要做军鞋袜子一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忙碌。
当然,韩仲在家,她能够轻松很多。韩山童也在长大,越来越能分担她的劳作。
一双有力的臂膀从身后伸过来,在淑珍发出的“嘤咛”声中,把她搂进了宽厚火热的怀里。
淑珍只是略微挣扎了一下,便不再反抗,温顺地躺在男人的怀中。
明天就要归队,假期过得竟然是这么快。淑珍和韩仲都有这样的感觉,也都想好好享受这剩下的一天时间。
“今天别下地了,我做好吃的。”淑珍看着韩仲,温声说道:“回了军队,可不比家里了。”
韩仲勉强笑了笑,说道:“军队上吃得不差,你和孩子们在家里不用太节省。”
特战营将以皮岛为基地,在辽东宽甸六堡长期坚持,也就是说,少说也要半年一载,才可能回来。
对于淑珍来说,韩仲不想告诉她太多,这既是军事机密,又能让淑珍不会太过担心惦记。
淑珍把头靠在男人的肩膀上,任由粗糙的大手在身上抚摸,微闭着眼睛,感受着紧贴的火热温度。
“山童长大了,农活儿多让他做。”韩仲的手停了下来,关切地嘱咐道:“饷粮会按时发放,你给小丫多买零食。以前是苦惯了,现在有条件,就让孩子多开心快活。”
淑珍“嗯”了一声,想着今天多做几双袜子,给男人带上。还有她亲手量尺寸,做的鞋子。
“建虏肯定是打不过来了,你们不用担惊受怕,安心地生活。”韩仲宽慰着,“我看,用不了几年,辽东也能平定下来”
男人的声音在耳边响着,淑珍能感受到胸膛的振动。这不是第一次这么说,可她喜欢听,喜欢这种依偎在男人怀中的安全放松。
大道理也不用多讲,谁都知道只有灭了建虏,天下才能太平,家中的亲人不必再去征战,能够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
无数的家庭都是类似的,丈夫或兄弟又要出征,又要带走亲人对他们的惦记和思念。
而经历了战乱,好不容易在金州稳定下来,有地种,有饭吃,已经是战争以来最让人感到欣慰的结果。
所有人也都清楚,只有继续与建虏打下去,直至将他们全部灭亡,才能换来家人的彻底安定。
时间匆匆而过,出征的时间到了。
那是一个明媚的早晨,郭大靖陪着家人吃过早饭,言笑殷殷,努力冲淡着亲人离别的失落。
“不过一个月,我就会凯旋而回。”郭大靖给阿秀、藤野英挟着菜,又给蓉儿来了块肉,“十倍于敌的兵力,一定能获胜。说不定,还能晋升副将呢!”
藤野英强笑道:“升到副将,在东江镇除了毛帅、陈副帅,再就是郭副帅了。”
阿秀勉强挤出笑颜,说道:“能升官自然是好,可妾身只希望你能早去早回。”
“好,早去早回。”郭大靖伸手拍了拍妻子的后背,用力点着头。
饭菜比较丰盛,对于早餐来说,更是少见。尽管郭大靖也吃得不得很多,但这是阿秀和藤野英很早起来准备的。
吃过饭,郭大靖只是稍微休息了一下,便起身要出发,“毛帅也要同去,不好让他等我。”
藤野英招呼着阿秀,蓉儿也不落后,抢着钻进了马车。
送夫出征,这在广鹿岛时有过。
郭大靖有些感慨,也没有强行拒绝,带着亲兵骑马而行。一家人竟象是出外游玩般,一路赶去了港口。
码头上,水师的战船已经停靠妥当,与郭大靖同行的不仅有毛文龙,还有他本部左协的一个营。
左协三营,一营在栾古关,一营在小黑山,只剩下一个营能够抽调出来。也只有本部人马,能让郭大靖更有信心,尽管少了一些。
拖家带口地来到港口,没看见毛沈氏那辆比较显眼的马车,郭大靖稍微松了口气。还好,赶在毛文龙之前。
其实,要登船的有很多士兵,还要装载很多弹药粮草,差不多要到中午,船队才能启航。时间上,是完全来得及的。
但郭大靖到的也不算早,所部的一个营正在整队,准备登船,他这个主官在场,到底还是要好看些。
“末将见过大人。”后营游击将军仇震泰带着几个军官看到郭大靖和亲兵,赶忙上来参见。
郭大靖下马与众人见礼已毕,笑着说道:“南关大战刚结束,又要劳诸位随某远征作战,着实辛苦了。”
仇震泰呵呵笑着,说道:“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军人征战沙场,乃是分内之事。我等还要多多感谢大人,给末将等建功立业的机会才是。”
左协三营人马,刘兴治算是郭大靖亲自带出来的亲信将领,张攀和仇震泰、俞亮泰则是与他交好的诸岛镇将。
各岛人马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