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制定出来,可不仅仅是金州,还包括诸岛,有种植条件的都纳入到新作物推广之中。
包括毛文龙和陈继盛在内的东江军将领,还没人知道郭大靖派吴九成在山东买了一千多亩地,种玉米和土豆。
一千多亩地只是尝试,郭大靖还将继续在山东进行投入,使其成为东江镇的一个后勤基地。
同时,郭大靖也有在国内推广新作物的意图。人微言轻,也只能通过实际的效果让百姓们看到好处,再接受新作物。
在大灾害肆虐,朝廷加赋增税不恤百姓的情况下,乱民蜂起是肯定的事情,这是郭大靖力所不及的事情。
但新作物如果能逐渐推广,不说能渡过灾害期,至少能多活些大明百姓。
只不过,手中的土豆种子数量有限,郭大靖也只能先紧着东江镇种植,熬过最难的这两年。
别人看着东江镇的气象不错,又打了大胜仗,又收复了金州,朝廷又将恢复粮饷。
可郭大靖却知道,袁督师被重新启用,却是东江镇进入最困难时期的开始。也就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冬天。
关键是郭大靖并不想以熬过困难时期为满足,他还要使东江镇的整体战力得到提升,兵力得到扩弃,才能在明金战略转折的节点上,扭转乾坤。
内忧外患,用来形容现在的东江镇,并不为过。
朝廷皇帝不待见,还有一个上任就磨刀霍霍的袁督师,又要与虎视眈眈的建虏作战。难,真的难啊!
“末将还委托林家多搜集农作物和蔬菜的种子,先小面积试验性种植。”郭大靖继续向陈继盛做着汇报,“总会有那么一两种适合辽东种植吧?”
郭大靖最看好的是南瓜和地瓜,都是产量高、易成活,可代粮的农作物。
南瓜,东北又叫窝瓜,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荒年可以代粮,故又称“饭瓜”“米瓜”。
地瓜呢,虽然南方种植更多,但徐光启在天津也移种成功。况且,郭大靖在后世可是听说过瓦房店地瓜的名头。
至于辣椒和
虽然说辽东在十数年内将会非常寒冷,但也有春夏秋,农业种植有困难,但却不是完全不行。
小冰河期是全球性的,朝鲜、倭国也很冷,更北方的漠北蒙古和俄国,以及一些北欧国家更冷。
可人家也没亡国灭种,说明灾害不是毁灭性的,是有办法减轻危害并苦熬过去的。
如果不是觉得难度太大,郭大靖都想托林家去西藏,把青稞给搞来种上。
为什么想得这么多,这么长远。
因为辽东将是郭大靖赖以建功立业的基地,一个金州只是小目标。大好河山,沃野千里,岂能沦于腥膻?
开发东北,建设东北,已经是郭大靖的宏伟理想,并迈开了坚定的步伐。
至于人口,遍地流民的内地,只要给口吃的,还不是招之即来,想要多少有多少。
陈继盛听了郭大靖的介绍,微微露出惊异之色。之前郭大靖已经写了报告,把各岛和金州要种植土豆、黑麦、玉米的数据罗列清楚。
也就是说,现在东江镇所占的地盘,都已经规划完毕,郭大靖也说了种子足够。
可他却没想到,郭大靖还搞了这么多农作物种子。虽然是试验性种植,可有必要嘛,种哪呢?
但这话是不能说的,打消郭大靖的积极性。
“大靖想得长远,在经营上是无人能及啊!”陈继盛赞了一句,说道:“从你的出身来看,毛帅和我都甚为惊异。”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陈帅,如果我说是得神仙传授,您信吗?”
陈继盛笑了起来,随即又正色说道:“我信。”
这回轮到郭大靖怔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陈继盛会如此相信他。对上那信任赞赏的目光,郭大靖微抿嘴角,点了点头,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神仙,但在我昏迷不醒的几天时间里,似乎神游物外,稀里糊涂地见识到了很多奇异的事情。当时不明白,可后来很多都得到了验证。”
郭大靖缓缓说道:“当然,也有很多还没发生,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比如皇太极称帝,国号为清。再比如大明将灾害频繁、民乱四起,一个号称闯王姓李的家伙,会拥兵百万,直取京师”
陈继盛的脸色变了,左右看了看,发现只有他和郭大靖两人,其他人都不在身边,而郭大靖也压低了声音。
郭大靖停住了话语,有意地看了眼天空,晴朗无云,肯定不会打雷。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泄漏天机。”郭大靖的声音更加低沉,说道:“如果能使东江镇强大,能报答毛帅陈帅的知遇之恩,末将倒是毫无畏惧。”
陈继盛赶忙抬起手,说道:“出你之口,入某之耳,日后莫要再提。毛帅和我对你的信任,你更不用怀疑,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