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话说:“此饥氓,徐自定耳。”
崇祯也没有这当回事,大明天下大着呢,不过是渭北的两三千饥民,拿着木棍锄头要口饭吃而已。
给三边总督武自望的奏疏作完批示,崇祯帝才放下笔,喝着茶水,稍作歇息。
饥民作乱,官军剿灭之。在崇祯看来,就是这么简单。
可他不想想,西北各镇官兵缺粮缺饷,已经非常严重。兵卒每人月领兵饷银5钱,不足买米一斗,“衣不遮体”,甚至当卖盔甲器械、卖妻鬻子。
农民是没有什么军事素质,但很多官军也为生活所迫,将会加入到起义队伍中,使明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声势不断大涨。
“皇爷,天色已晚”王承恩上前躬身劝谏道:“要多注意龙体。”
崇祯放下茶杯,轻轻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多事之秋,朕自当励精图治、勤勉政事。”
王承恩低声应是,稍显无奈地从小太监手中拿过几本奏疏,呈了上去。
“王伴给朕挑重要的说一说吧!”崇祯也确实有些疲累,轻抚着额头,把身体往椅子里靠了靠。
“奴婢遵旨。”王承恩拿过奏疏,说道:“内阁首辅韩爌奏称:主治魏党一事当要犯从严,协从不问,不宜诛连太多太广,并列首逆要犯五十余人上奏。”
才五十余人?崇祯的脸色阴沉下来,心中不悦。
要知道,“钦定逆案”列名的可是二百六十二人,罪分六等,都要受到惩治,他才满意。
“驳回,要韩爌与李标、钱龙锡重列名单。”
王承恩应了一声,又拿过一本,奏道:“登莱巡抚孙国桢有奏,天启七年加派只收上五万石,因东江镇缺粮断饷、饿殍遍地,先发三万石以接济救急。”
既然天启七年的加派已经收上来了,本来就是给东江镇的,孙国桢觉得发粮救急也不算什么大事。
这本来就是登莱巡抚的责任,朝廷又没有明令要扣下不发。于情于理,这都不算是擅自决定,而是按惯例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