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四章、广交会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成为人中龙凤,那就离不开好运,能站到高点的都是大气运者,赵军三个客户一个都没见着,南易已经略有怀疑其是个倒霉蛋,他打算再观察观察,过一段时间要是还有约好见不到人的事情发生,他就打算给赵军换个岗位。

正好,三笔钱全到手之后,亿万国际就要改变业务模式,不再是挖墙脚,而是主动出击寻找潜在客户,公司的架构也要完整的搭建起来,有的是岗位安排赵军。

当然,这只是南易的主观想法,赵军到时候是不是要另谋高就,那就走着看,未有错可用者不弃,欲离者不留。

美食送走了夜色,次日,南易带着三人去参加广交会。

想要进入流花场馆,对国人来说比出国还难,名额非常有限,能够来参加的都是各省份有拳头产品的国企,私企压根没机会参加,而且参展的企业代表还要经过政审。

如果是以采购商的身份进入场馆,那得由老外带着,国人单独根本进不去,哪怕能够提供给国外企业服务的证明文件也不行。

找个老外对南易来说不是难事,交了入场费,办了入场证,南易四人顺利进入主场馆。

三十多年来,虽然经历不少惊涛骇浪,但每年两届的广交会却从未间断过,今年的秋交会比往年冷清的多,来的采购商比较少,而且出于安全的考虑,这届秋交会加强了安全保卫级别,门口有手握79微冲的武警,氛围莫名有点紧张。

在主场馆里,南易并没有逗留多久,他又不做全品外贸,进来只是想看个西洋景,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南易一个人单独走出场馆,在外面流连起来。

场馆内没看头,场馆外的火热才有看头。

广交会是国企的盛会,并不代表私企真的不能参加,场馆里进不去,场馆外总是行的,在场馆外,有不少身上穿着别扭西装,脖子里挂着一个大包的人在游走,一见到老外,语言灵光的就上去攀谈,不灵光的就使劲摆弄自己的产品,企图吸引老外的目光逗留。

南易看到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燃具上的点火枪哒哒哒地在给一个老外展示,嘴里还蹩脚的说着点火枪的英语,老外好像很有兴趣,连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可推销的中年人脸上却是茫然中带着窘迫。

这个中年人叫茅方太,甬城兹溪人,兹溪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时期,那里就诞生了第一家社办企业[乡镇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商业氛围非常浓郁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商业氛围极浓的小镇长大,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茅方太,同时也受到父亲的影响。

他的父亲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在厂里兼任会计以及业务主管的职位,为了推销厂里滞销的产品,他父亲曾不辞辛苦跑到数千公里的地方进行推销,厂里的效益得以改善。

同时,他父亲也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当有亲朋好友托父亲的关系进厂时,都被他父亲拒绝了。

不受家族困扰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了茅方太,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父亲一样做出一番成绩。

1961年茅方太从中学毕业,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的境况,他来到社办企业,担任了公社综合服务部的主办会计,在这个岗位上,他的为人处事以及管理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

在那个年代,网络并不发达,为了提高效益,没有销售经验的茅方太也加入了销售行列,条件很苦,也很累,但是也给了茅方太珍贵的人生经验,为后来的创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改开之后,茅方太嗅到了市场的气息,决定自己创业,1985年,45岁的茅方太创办了无线电厂,他的创业之路正式起航。

1986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他们厂生产的黑白电视机配件转眼间就要被市场抛弃,这次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很多员工在危难之际选择不辞而别,甚至自己亲自培养、最为信任的副厂长也离职了。

当时的茅方太一直在徘回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有人劝他,算了,干一个小作坊就行了,没有必要把企业做大,但是,茅方太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做成一个大的家族企业。

患难见真情,当职工纷纷离职的时候,茅方太的妻子毅然辞掉稳定的工作,帮助茅方太管理工厂,这也给了茅方太寻找新产品的勇气和决心。

点火枪就是茅方太寻找到的新产品,之前这个产品只有日本人才生产,几乎全球的供应链都被他们垄断,现在不是了,茅方太也有了自己的点火枪,而且他的点火枪还有一个绝招,一个让外商无法拒绝的绝招——便宜!

开拓市场初始靠低价倾销不丢人,德国、日本都是靠彷冒和打价格战发展起来的,真正丢人的是把便宜当成法宝,一个可以传承千秋万代的法宝。

看着茅方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南易就好心走过去说道:“老外说的是西班牙语,他在问你单价,还问你工厂的产能。”

听到南易的话,茅方太犹如听见,他赶紧对南易说道:“同志,你好你好,我叫茅方太,是兹溪一家无线电厂的厂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