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章 农庄发展三十二条纲要  朕就是亡国之君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烧水泥制备工艺并不复杂,就是石灰石敲碎,加上黏土,扔进水泥炉里煅烧。

焦炭的炉火温度完全足矣,甚至用普通的木柴也完全可以将生料煅烧成为熟料。

但是修路这件事本身,就需要极多的劳动力,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机械,修路完全靠肩挑背扛,这是穷耗民力之事。

修路的确是大明的当务之急,但是却不能急躁的将这种重担压在百姓的头上。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农庄的道路硬化,为时过早,让每个农庄有个晒谷场,已经是很困难的事儿了。”

“可以先建晒谷场,平整路面,硬化路面暂时不急。”

“农庄现在还经不起折腾,朕以为还是农庄现阶段,还是以农桑为主,要鼓励农作物的生产。”

“例如种植棉花、火麻、桑树,大豆、油菜籽、芝麻、油茶、油桐,甜菜,茶叶、果树、药材等项农作物。”

分别是棉纺原料、油料、糖料和经济作物。

“襄王在贵州就做的不错,鼓励百姓种植金不换和三七,鼓励对桐树进行移植,方便采摘和集中管理,这都是不错的道路。”朱祁钰肯定了朱瞻墡在贵州的劝农桑的功绩。

等朱瞻墡回京,怕是又一枚奇功牌到手。

于谦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这句圣明,是于谦的敷衍,确切的说,就是于谦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在他看来,其实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动手做一些原材料再加工的工坊了。

水石灰窑的技术并不复杂,可以有效的改善农庄的交通。

朱祁钰当然知道于谦这句圣明,是保守性的反对。

他解释道:“朕主要是考虑到民力,百姓可没有太大的承受能力,朕还是认为,眼下还是农庄法还是以巩固成果为主。”

“劝农桑之事,大有可为,比如兴修水利、增加堆肥、改良农具、积极开荒等事。”

“先保证他们吃得饱,功利一些,有人才有劳动力,有劳动力才能劳动,才能创造财富,不让百姓们吃饱,他们哪里有精力生孩子,有精力养孩子?”

“能做的事很多,比如这兴修水利之事,打井、挖塘、筑堤、打旱井、开渠、筑圩、兴修蓄水排水的沟洫畦等等,是不是可以让让工部和各官厂的工匠们实地考察之后,出出主意?”

“比如这堆肥,可以和养殖配合起来,猪羊鸡鸭,都是肉食,同样喂养这些牲畜,多多堆肥,增加土地亩产。谁来教导农民应该如何种地呢?”

“果木、桑、柞、茶、漆、桐等林木,是不是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进行种植?”

于谦犹豫了下说道:“陛下,其实没必要这么慎重的。”

有的时候,步子可以迈大一些,农庄的百姓,并不是一点承受能力没有。

陛下说的这些当然要做,而且要努力去做,这都是本务。

但是类似于小作坊,也可以提上日程,让农庄法探索中前进。

于谦认真的思考了一番,陛下到底在防范什么?

防范一些人破坏农庄法。

当年的军卫法是如何被破坏的?

在李贤的十四问中,就说的很明白,有些人将劳动力据为己有,这种做法,主要的做法就是隐户,把人丁隐瞒下来。

陛下的执政风格,依旧是大开大合的风格,毫不留情,可以想象到畸零女户这件事,肯定会有人被送进解刳院内。

李成立为代表耆老,怕是躲不过去的。

但是只要涉及到了百姓的事儿,陛下就会极其的慎重。

比如之前户部拿出了有防伪,面值较小的钞法,陛下就是不肯用,到现在只用在宝源局的汇兑吸储之上。

因为宝源局面对的大户,是银币过百以上的人群,所以陛下丝毫没有犹豫的把银票,用在了他们身上。

陛下在涉及百姓的事,慎重到有些畏首畏尾。

“陛下,其实百姓也不是毫无自保能力的”于谦说了半截,摇头说道:“其实这样也好。”

于谦的话,前后矛盾。

他想到了武装抗税,百姓也不是总是斗争失败,面对乡部私求,百姓们也会拿起自己为数不多的武器去抗争,斗争总是有输有赢。

那些土堡,就是斗争之后的产物。

可是于谦思前想后,还是同意了陛下对百姓慎重的做法,换句话说,他还是被陛下说服了。

农庄法刚刚施行五年的时间,制度已经稳定了下来,却还是比较脆弱,每一步都走踏实,因地制宜的将农庄法经营好,是稳健的道路。

陛下春秋鼎盛,又擅长卫生之道,不用急于这一时。

陛下说的兴修水利、增加堆肥、改良农具、积极开荒、多养牲畜等等,都是稳妥向政策,对百姓是件好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