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壬辰倭乱(26)逍遥山之伏(上)  备前宰相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备前宰相第九十三章壬辰倭乱26逍遥山之伏上

或许的坡州地形使然,又或者是小早川秀包及其所领的小早川军确实有两把刷子,明军居然被其成功阻挡在坡州城下。

要知道坡州因为其地利位置,城防比一般的朝鲜府城强一点,但是和大明的州府郡城相比还是不能比的。

拥有火炮和人数优势的明军,愣是被堵在坡州5日未见有破城的迹象。

也多谢小早川秀包争取的这5日,给了小早川隆景重新调整防线的机会。

如今坡州遇到明军数万主力,麻田已经被明军占领,虽然依然有积城、永平等城可以成为王京与涟川之间的联系,但是从战略上来已经算是被敌人切断了联系。

小早川隆景经过深思熟虑,在准备火船以应对明军水师的前提下,下令驻守涟川的福岛正则所部撤回抱川、扬州,以拱卫王京右翼,下令在朔宁的黑田长政撤回积城,替换驻守在这里的立花宗茂。

可惜他的命令下达的太慢了,等到命令传到朔宁,黑田长政早就已经带人向江原道方向撤走。

由于坡州城迟迟不能拿下,李如松改变了策略。他命右协张世爵率领本部走积城,下扬州,从东路对汉阳造成威胁。

也许是,历史的修正性,左协内的辽东军官查大受、祖承训被任命先锋官,率领骑兵本部在前开路。

积城与坡州不远,两边的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后世开车十几分钟的路程罢了。

但是在当下两地实际上是有山脉所阻,想要从坡州去积城,需要沿临津江朔源而上,翻过山陵才能抵达积城。

积城本就是坡州下属小县,尽管接到了小早川隆景要其死守积城的任务,但是立花宗茂认为积城城小,所部兵微将寡不足以守,因此提前率部向抱川方向撤走。

还是受限于当时道路的问题,从积城撤回王京,分东西两路。西路就是走坡州下汉阳,东路则是继续依临津江朔源而上,从支流抱川向南进入扬州盆地,再从扬州盆地以南而出,出去之后就是汉阳城东。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涟川撤守扬州,也需要经过涟川向下游行进,汇入临津江之后继续向西,再转道抱川进入扬州盆地。

换句话说在坡州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在万历21年,1月20日文禄二年1月7日这天,明日双方将领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汉阳东北方的扬州,一场史诗级的遭遇战即将打响!

却说立花宗茂受命固守积城,维护坡州右翼安全,但是实际上坡州与积城的水路交通实际上已经是被明军断绝的。

立花宗茂原本受命驻守到福岛正则从朔宁撤回,但是在听闻黑田长政已经撤往江原道之后,便认为积城已经失去了守备的意义,因此先一步撤兵。

但是或他并不知道的是,此刻的福岛正则也收在准备从抱川撤兵,并且因为城内他麾下的部队还扩散在涟川南部的永平,西部的金化、铁原,他不得不花了2天时间收拢散落的部队。

其实涟川撤回汉阳,不仅有走抱川这条坦途,福岛正则的第五兵团驻守涟川、永平、金化、铁原,完全可以从涟川走谷道,在沿着汉滩江道永平集结,再从永平向西来到扬州。

立花宗茂以为福岛正则不会走抱川,自然不会继续驻守积城,好让他从容撤退。

却是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误,使得在这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且说20日这一日,明军右协先锋官查大受、祖承训等人,率领3000由大同、宣府、辽东骑兵组成的混编部队,沿着临津江向积城进攻。

来到积城之后,却发现这里已是空城一座,这与他们此前获知的情报并不相符。

询问城内朝鲜百姓才知道,原来日军是在今日一早才撤走的。

祖承训骄傲的认为:日军才走半日,又多是步兵,行进速度必然不快。而我方都是骑兵,若是追上去之后衔尾杀之,必能大破日军。

查大受赞同他的观点说道“贼寇兵力于我相若3000对5400,但我皆百战精锐,而寇土鸡瓦狗而,必能一击即溃。”

这个时代的明军将领有很高的自主决策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将令了。

尽管张世爵和李如松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他们小心,毕竟更具情报东路应该最起码有日军2个军团。

但是那5400个日军,就好似5400个战功,诱惑着整个先锋军上下3000人。毕竟经历了平壤、开城之战,日军不善战的印象早已深入他们人心,自然更不会将一群败退日军放在心上。

随即两人派人告知后面慢慢吞吞行军的张世爵,留下100明“倒霉蛋”驻守积城之后,便率领2900余人向西追去。

立花宗茂是后战国时代稍有的名将,他名就名在作战稳健却时常有奇招。

此次从积城撤退,他确实早早的就派人驻守在两边山上的烽火台上,若是发现有明军追击的话,便点燃烽火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