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0章 修士的伦理观  跨界修真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于修炼的特殊性,以及修士们对于肉身理解和认知与常人有很大不同,因此,许多世俗界中非常重要的伦理观,在修炼界却并没有那么重要。

比如贞洁,这是个外国人眼中无所谓,但华夏人非常看重的概念,修士并不以为然。即使是华夏出身的修士,随着不断地修炼,对此的解读也变了味道。

狭义上讲,贞洁就是肉体,甚至可以用一张膜来代表。

而一位坤修,只要修为到达练气期,甚至在养气期高阶之后,如果她愿意的话,调整自身气血,很快就可以重新长出那张膜来。这可是绝对原装的,比通过特定手术术式修补的假货强出百倍。

至于肉体,修士更在意的是洗练程度,而非两性特征。肉身的洗练程度代表着修士的气血运转速度,以及对于元气的吸收、存储能力。

而两性特征在肉身上的区别,那只是旁枝末节。

对于修为较低,或是没有特殊防御手段的修士,面对高阶修士时很是吃亏。因为他们很难抵御高介休市不经意间的神识观察或天眼术扫描。

无论是神识观察,还是许多不同类型的天眼术,针对外在事物肉身的观察至少都是入微级,虽然这不等同于肉眼直视,但观察之细致、清晰,较肉眼犹有过之。

这种情况要是换成世俗界中人,无论男女,如果时刻处于这种无法抗拒的“裸露”状态,只要没有精神崩溃的话,心态只怕也早就变了。

往更深里说,修士随着修为的精进,即使没有专门地炼体,肉体在元气不断地冲刷和滋润下,也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像高星宇这样炼体有成的人,就更为夸张了。他的肉身经过数次伐毛洗髓,现在肉体除了本源中蕴藏的那一丝血脉传承外,已经与他刚出生时,父母给予的肉体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而且,肉体的这种变化会随着修士修为的提升,不断向着更加完美的结构进化,这也就是的修士注重肉身,但越来越淡化与肉身相关的世俗伦理的原因所在。

再说精神方面,可供修士进行修炼的传承有很多种,除了道门中有个别禁欲的流派之外,其余均不严禁修士们进行肉体双修,只是没有明确支持而已。

甚至到了修炼的中后期,许多流派都会建议修士进行适度的神念双修,并在传承中留下许多技巧和法门,来提高双修的效果。

至于说佛教,佛教是来自于其他世界的泊来宗教,在地球界借阿三国之名立足,慢慢向周边发展,在众多本土教派的夹缝中求生。

但别看佛教通过不断的钻营,并大肆改良教义以迎合华夏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华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并不会被高傲的华夏修炼界计入本土宗教之内。

随着佛教在地球界的发展,分化出多个不同的流派,其教义也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但从其本质来讲,它是一种挂着修神教派的幌子,最高目标则是要引导信徒进入佛国,从此脱离这方宇宙的轮回,并失去自我,永远为佛国之主提供纯净信仰之力的邪教。

当然,这个“永远”是相对的,与西方的一些教派一样,信徒们在佛国天国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九世,否则的话,宇宙意志是绝不会允许这种行为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所以佛教希望自己的信徒都能清心寡欲,全心信仰佛主。人伦之乐,是削弱宗教信仰的大敌。佛教虽然不敢明着限制信徒们的行为,但也绝不会鼓励。

道教和佛教都有出家之说,但道教的出家只是为修炼提供一个安神静气,减少外界影响的环境,可以婚嫁,也不禁人伦。

佛教的出家,则是让人彻底清心寡欲,忽视人的欲望和本能,直至失去自我,为以后进入佛国做准备。

佛教想要培养的,是一批批没有思想,只会全心提供纯净信仰之力的动力源;道教则是鼓励自由发展,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两者相比,高下立判。

难怪具有悠久传承的华夏修炼界看不起佛教,任何目标远大,直指大尊之上的传承,可以宏大,可以诡异,甚至可以弄险走偏门,但终究是要帮助修炼者突破自我,达到更高的层次。

而佛教传授信徒修行之法,并宣传人人可以成佛,但实际却是在批量培养动力源,使得信徒们更好地为佛主服务。

这种做法,有悖于华夏修炼界的传统,因此华夏修炼界即使平日可以与佛教和平共处,但从传承的本质上讲,两者却是背道而驰,毫不相同。

佛教为了发展,分成了各种流派,数量远比历史更为悠久的道教要多。

佛教对于男女双修、阴阳和合的态度,除了个别参欢喜禅,纵情肉欲的流派之外,大部分都是持反对态度。

主要以道教,或道家思想为根基的华夏修炼界,更讲究道法自然,正视人的各种欲望。因此,青楼行业能够在群玉城正常发展。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群玉城内的青楼,也早就与古代社会的青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