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超群集团,可谓家大业大,各大业务遍布全国,部分业务更是扩展到了海外。
吴思源是不可能像几年前那样事事亲为。
哪怕有人工智能在暗中辅助也一样。
吴思源就是有三头六臂都忙不过来,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他现在做的就是把握战略发展方向,剩下战术执行方面的,都交给手下管理去完成了。
就像这次猪价战争。
吴思源在2019年1月份的时候定下基调后,就全权交给了关学列和苏世贤两人负责了。
然后他本人,带着何佑曼,就已经飞往了东北。
东北地区,古称冀青二州,是华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降至300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东北平原所拥有的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其地力之肥沃令人瞠目,过去在北大荒有句话叫做“抓把黑土冒油花,插上筷子也发芽”,虽然是夸张了点,但东北土地的肥沃的确是真的。
在历史上,江浙和湖广曾经是华国最大的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粮食养天下之说,但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东北跃居为中国最大粮仓。
东三省粮食总产量为11874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远超江浙的4307万吨和5583万吨。
当然,这是建立在超群集团和国家合作,共同开发的盐碱地还没有成功的情况下。
盐碱地一旦开发成功,释放出一两亿亩的可适宜耕种土地,那么全国最大粮仓的殊荣,可能还会有变化。
不过目前,全国最大粮仓毫无疑问就是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种植出来的东北大米,在全国都享有盛名。
东北大米是粳米,主要种植于东三省的广大平原地区,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
真正的东北大米粒形短圆,长宽比约为1.6:1,腹白少,胶质率高,米色清亮透明。
独特的地域优势,保证了东北大米独有的高品质。
不过东北成也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地势,困也困于其独特的气候地势。
东北苦寒的天气,导致东北大米只能一年一熟。
而南方一年两熟十分常见,一年三熟也有。
东北大米一般五月种植,十月收割,而十一月份到次年的四月份,东北的田地里,都是光溜溜的,什么农作物都种植不了。
因为太冷了!什么农作物都活不成!
而南方的田地,种完早稻可以种晚稻,至不济还可以种点别的东西,反正总能活下来。
但在东北,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在东北,农民没有几十几百亩的土地,光靠种地是完全赚不了钱的。
别看种地好像很简单,种子丢下来,除除草,施施肥,就可以了,成本不高。
但实际上,种地各个环节都要钱,首先是土地承包费,种水稻的土地承包费,每亩一般在600700左右,按650元计算,一百亩就是65000元。
种子大概5.5元一斤,每百亩土地需要种子1200斤,这又是7200元种子,这还不算大棚的支出。
化肥的投入也不少,每亩土地需要30斤复合肥,26斤尿素,如果地力不够的话,还要追加化肥5斤,每百亩土地就要花去9000元的化肥投资。
水资源使用也是要花钱的,平均下来一亩要20多元,一百亩就要花2000多元。
田间道路保养费每百亩要花500元。
稻子收割之后要晒,如果没有自己的晒场,就要去租,这个也要花费500元左右。
机械停车费要用去500元左右。
东北地多,传统施肥方式太落后,所以普遍用民用飞机给水稻喷洒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
一百亩要投入6000元。
农药的话,一百亩也要用掉3000元。
如果用无人机除草的话,那么一百亩也要支出2500元。
种田插秧需要雇佣工人,一百亩土地要花两天时间,现在人工贵,大致也要花掉5000元。
还有收割费,柴油消耗,这些加起来,也要用掉11000元。
各种支出加起来,种一百亩土地,就要花掉121100元。
如果亩产1000斤粮食,按照粮价1.3元斤计算,一亩也就收入1300元,一年辛辛苦苦到头,也没赚几个钱。
当